“那個叫歸政法師的禿驢趾高氣揚地進了偏殿,要求聖上收回昨日頒佈的禁銅詔令,聖上當即以天子一言九鼎為由,拒絕了禿驢的請求,甚至還要和那禿驢以佛法一較高低,你猜是誰勝了?”李延順手端飯碗,繪聲繪色地描述今日在宮中的所見所聞。

翟氏自昨日晚上就藉口身體不適,半步未踏出房門,兩個年幼的親兒子也跟著一併關在院裡。

而吳氏這幾天又帶著兒子回孃家探親,李重進則是一如既往地出門赴宴。

所以餐桌上今日就李延慶與大哥兩人,無人監督,兩人對食不語的條規自是毫不在意。

李延慶嚥下嘴裡的羊肉片:“歸政法師佛法精通,成名日久,總不能是聖上勝了吧?”

歸政法師此人李延慶是有印象的,論對佛法的精通,開封城裡也沒幾個比他強的。

“當然是聖上勝了,那禿驢怎會是聖上的對手?”李延順滿面春風,彷彿是他自己在殿中駁倒了歸政法師。

郭榮究竟是如何辯倒精通佛法的歸政法師,李延慶並不怎麼在意,政治上只講結果,過程並不重要。

但看著大哥這興奮模樣,李延慶反而有些擔憂:大哥是不是對郭榮太過景仰?未來自家如果要造周朝的反,大哥不一定會鼎力支援啊......

這應該就是郭榮將各地節度使的長子們,通通安排到身邊做殿直的目的。

李延慶若有所思:譬如自己的大哥,長期跟隨在郭榮身邊,親眼見證了郭榮是如何叱吒風雲、獨攬朝政,而且郭榮這位皇帝確實極負人格魅力,大哥自然而然地就會對郭榮心生景仰,估計很難對郭榮生出反心。

想到此,李延慶一陣慶幸:還好自己和父親李重進多長了個心眼,並未將烏衣臺的內情完全透露給大哥,只是和大哥稍微提及了兩句,想來在大哥李延順眼裡,烏衣臺應該是個很小的間諜組織,專門負責在南唐蒐集軍情......

整了整思緒,李延慶故作驚訝:“哎,聖上好生厲害,竟然能辯倒精通佛法的歸政法師。”

“那當然了,聖上何許人也?自是對佛法瞭若指掌,怎會輸給區區一個禿驢?”李延順自己對佛法狗屁不通,即便今日在殿外聽完了整場辯論,也搞不懂郭榮是如何辯倒歸政法師。

其實郭榮這次能夠辯倒歸政法師,靠的是欺負歸政法師年紀大腦袋不靈光,一通亂拳打死了老師傅。

但李延順不在乎,他在郭榮身邊當了幾年殿直,親眼見證了郭榮是如何高平之戰反敗為勝、如何駁斥群臣獨攬大權、如何運籌帷幄擊敗契丹蜀國......

而這些光輝事蹟,全都是郭榮刻意表露給殿直的,而李延順心智不夠成熟,知其一而不知一二,徹底上了郭榮的套。

李延順對郭榮崇拜得無以復加,在他看來,郭榮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小小禿驢歸德法師自然不是郭榮的對手。

看著大哥,李延慶彷彿看到了一位盲目追星的粉絲,但他又不太好指責大哥,畢竟這是封建王權時代,郭榮又是皇帝,普通人崇拜他,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李延慶本來極好的胃口突然變得很是糟糕,想回房歇息會,但又很在意今日朝中的變故,只好耐著性子問道:“那歸政法師輸給聖上之後,聖上是如何處置他的?”

“哈哈,無需聖上處置,那歸政法師自己就昏厥過去了,兩個殿前司的弟兄將他抬了下去,這會應該還在御醫院裡躺著呢!”李延順捧腹大笑,胃口大開,一連吃下了三大口米飯。

李延慶雖然同情歸德法師的遭遇,八十歲的人了,還要入宮丟臉,但這也是他自找的,如果他不給開封城的寺廟們出頭,自然就沒這麼多事。

不過這開封城裡的寺廟就歸德法師這一招棋麼?面對朝廷的剝削,他們可還有別的招數?作為吃瓜群眾,李延慶對事情接來下的發展更感興趣。

......

桌上菜餚可口誘人,王溥呆坐在桌前,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家倉庫裡堆積如山的銅錢,半點胃口也提不起來。

昨夜王溥造訪相國寺,正好相國寺主持也因為禁銅詔令而驚慌失措,兩人一合計,連夜聯合開封城幾十家寺廟的主持,請了歸德法師出山。

歸德法師有先帝頒發的師名,能夠出入宮禁,又德高望重信徒甚廣,可謂是勸諫郭榮的最佳人選。

寺廟主持們的期望也很低,不指望朝廷能夠收回禁銅詔令,只需給每座寺廟保留兩三座銅製佛像便成,歸德法師願意幫扶同道們一把,當場就應下了這份差事。

結果,寄託了開封幾十座寺廟希望的歸德法師,今日進宮才不過半個時辰,就傳出了暈厥在殿中的噩耗,還聽說差點就去西天見佛祖了,還好御醫們救治及時,將歸德法師勉強從六道輪迴中拉了出來。

這會歸德法師還躺在御醫院裡,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