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臺符年老體衰,眼睛有些昏花,耳朵也有些背,再加上郭榮與張守恩壓低了聲音,徐臺符聽不太清楚上首兩人交談的內容。

只是見陛下與張守恩相談甚歡,徐臺符覺得陛下興許對這李延慶的文章極為滿意。

此時已近黃昏,徐臺符在翰林院中操勞了一天,本就衰朽的身軀心力憔悴,只希望陛下能夠儘快選出幾份來,自己也好放衙回家歇息。

徐臺符試探性地問道:“陛下,那是否要選中這李延慶的考卷?”

“不選。”郭榮語氣果決。

選李延慶?開什麼玩笑,現在朝中這麼多老油子,再找一個來給自己添堵麼?

更何況這李延慶是李重進的兒子,等過完年節之後他應該就能靠蔭補得到官身,沒必要多此一舉。

再過幾年等這李延慶加冠,就將他召進宮中做殿直,和他那個大哥一樣閒置起來就行了。

不,不對,郭榮轉念想到,這李延慶目前是在國子監中就讀,若是他能夠考中進士,那豈不是就能轉文職了?而且進士中舉者必須發給實職差遣。

他是為了不當殿直,而欲圖轉文官途徑麼?

李重進這廝還挺懂的,算了,等到時候李延慶真考中了再說,進士是那麼容易考的麼?

況且這文章看起來也就這樣,平平無奇。

就算這李延慶屆時真考中了進士,我也能在考卷複查時勾落他。

想到此,郭榮的嘴角浮起一絲冷笑,不管李重進如何謀劃,他的那些個兒子休想得到實權差遣!

此時科舉考試之後,被當年知貢舉官員錄取的進士,需要在知貢舉的帶領下進宮覲見皇帝,並呈上考卷以供皇帝檢閱。

在得到皇帝的認同後,他們才是真正的及第進士。

所以對於進士的錄取,此時的皇帝擁有最後的一票否決權。

即使李延慶能夠透過進士科的考試,只要他的考卷有任何一點細微的瑕疵,郭榮都可以據此勾落他的進士身份。

但是,李延慶要參加的是明法科的考試。

因為明法科的地位較低,且明法科出身者仕途極其有限,故而透過明法科考試的考生,是不用上殿前參拜皇帝的,皇帝一般也不會關注明法科。

郭榮將李延慶的考卷丟到了一邊,拿起下一份看了起來,但是他轉瞬又覺得徐臺符剛才的話裡似乎有些別的意思。

徐臺符怎麼對李延慶別有關照,不會是和李重進有勾結吧?

不應該啊,徐臺符怎麼說也是後唐時期就從政的老官員了,歷經四朝不倒,似他這種人精,怎麼說也不會與武將有勾結啊?

郭榮一邊看著考卷,眉頭又鎖了起來,乾脆等到明年開年,就將徐臺符調去太僕寺吧,翰林學士承旨這位置太重要,不能再讓徐臺符當下去了。

......

考校的結果第二日一早就被宮中送到了國子監,共有三名監生被郭榮賞賜官職,其中並無李延慶,也沒有趙匡義。

“三郎,以你之才都未被選中,我覺得這屆考校不太公正。”司徒毓夾起一片金黃誘人的香炸豬肚,迫不及待地放進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