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就是趙匡義?這個看起來十五六歲、人畜無害、白白矮矮、面淨無須的少年郎,就是那個趙匡義?

趙匡胤的弟弟,弒兄者,宋太宗趙光義?

人妻收藏家?高粱河車神?

大宋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李延慶也清楚,很多趙匡義的綽號,是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出於對趙匡義的“喜愛”,牽強附會給出的“愛稱”,這些綽號也大多是歷史發明的產物。

不過這足可看出,趙匡義在後世歷史愛好者心中的“地位”了。

李延慶站在尹季通的右手邊,打量著正在給尹季通作揖的趙匡義。

趙匡義今日的穿著與李延慶別無二致,樣式簡單的黑色方形頭巾,長及腳踝的淺青色襴衫,一張略顯微胖的白臉上滿是恭敬,行起禮來一絲不苟,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

尹季通依樣畫葫蘆,雙手端住趙匡義奉上的松木盤,放到左手邊的小几上,並對著趙匡義微笑頷首。

趙匡義就勢正身,雙手交叉平放於腹前,退到了李延慶的右手邊站定。

李延慶轉頭望了眼自己未來的同學,對比一下兩人的身高,趙匡義比起自己要矮了半個頭,一米七不到的樣子。

趙匡義察覺到了李延慶的視線,當即就扭過頭來,深深地瞥了李延慶一眼,眼神中是絲毫不加掩飾的敵意。

這人就是李重進家的三子嗎?看起來也沒什麼特別的,也不是特別壯實,真是那個以不怕死著稱的李重進的兒子嗎?

身高嘛是有些高,面色還有那麼點黑,別看臉瘦瘦的,這大臂卻鼓鼓的,一看就是個四肢粗壯的夯貨,與自己二哥的那幫哥們沒有任何兩樣,這樣粗俗的人也配進國子監讀書?

光看李延慶的外貌,趙匡義就已經將他划進了自己最討厭的那一類人之中。

趙匡義轉瞬想起,自己的阿爹和二哥不都將那李重進視為大敵嗎?

那麼這個李三郎就是自己的大敵,既然兩人同進律學,那麼自己一定要在學業上將他徹底擊敗。

禁軍中高階武將的位置是極其有限的,現在趙匡胤已經做到了殿前司都虞侯的位置,再往上,禁軍中只有四個人的地位比他高。

這四人分別是殿前司都指揮張永德,以及侍衛親軍司的三名主官:都指揮使李重進,步軍都指揮使李繼勳,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

趙匡胤若是想要再更進一步,那就只能想辦法讓上面這四個人騰出一個位置來。

在這四個人裡,張永德是趙匡胤的舉薦人和直系上司,韓令坤是趙匡胤的兒時玩伴,李繼勳則是趙匡胤的結拜兄弟,此三人與趙匡胤關係匪淺。

唯有李重進與趙匡胤關係淡薄,所以若是李重進能騰出他屁股下的位置來,對於趙匡胤的利益是最大的。

心中下定決心,趙匡義又看了李延慶兩眼,要將這位大敵的外貌徹底印入腦海中,

餘光察覺到趙匡義眼中的敵意,李延慶嘴角輕輕翹起:呵,有點意思,看起來國子監的學生生涯不會無趣了。

此時,最後一位名為司徒毓的律學新生,正在完成自己的拜師禮。

不同於李延慶和趙匡義兩名大衙內,司徒毓僅僅是一名京中七品官的小兒子。

當司徒毓聽聞自己的兩位同學都是京中有名的衙內後,他的心中是憂喜參半。

自己若是一不小心開罪了這兩名大衙內,自身下場悽慘不說,或許還會牽連到在京中當官的父親。

但若能與這兩名大衙內搞好關係,在家中排行第四,沒有蔭補權的自己興許就能博個好前程。

故而在向尹季通作揖時,司徒毓握著松木托盤的雙手止不住地輕輕發顫。

尹季通不得不伸手托住司徒毓的手臂,助他完成了拜師禮。

同時在心中,尹季通也給了司徒毓一個下下等的評價:此學生在拜見老師時尚不能剋制情緒,並非可塑之才。

將司徒毓的托盤放到一邊,尹季通起身拍了拍襴衫上的褶皺,對著三名學生說道:“跟為師來,為師帶你們去將來講學用的學齋。”

“是。”

三名律學新生跟在尹季通的身後,走過蜿蜿蜒蜒的陳舊長廊,約莫一刻鐘後,四人抵達了一間掩映在松林中的小巧學齋。

尹季通指著青瓦白牆的低矮學齋:“你們未來一年都將在此處聽為師講解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