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重進高調抵達宋城後,宋城幾大衙門內的氣氛就一日比一日凝重。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重進的第一把火就燒在了州軍之中。

州軍軍營中,營房出租、士兵訓練懈怠、底層武官翫忽職守等種種亂象被一掃而空。

不少低階軍官被懲處,被免職,大量老弱病殘計程車兵被掃地出門。

此時的軍隊裡可沒有什麼尊重老病殘的說法,軍中資源有限,士兵若是老了病了殘了,就會被軍隊掃地出門。

對於州軍中幾名指揮級別的中層軍官,李重進只有監督權並無任免權。

但這幾人也難逃一劫,李重進來宋城的第三天,就給樞密院上了彈章,樞密院這點面子還是會給李重進的,他們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免職追責。

當然,李重對州軍的大清掃,少不了宋州巡檢張惟遠的配合,在將小兒子張謙和秘密安排進烏衣臺後,張惟遠已成了李家在宋城的堅定盟友。

對於州軍的整頓,這還只是開始。

遠在宿州守邊的兩千州軍李重進也沒忘記,在離開開封之前,李重進就已經向樞密院要來了調兵文書,這兩千州軍即將回返宋城接受整頓。

李重進深知淮南大戰即將來臨,麾下的州軍隨時都會被朝廷徵召,必須在戰爭開始前,讓州軍擁有可觀的戰鬥力。

所以李重進隨即就開始在宋州境內徵召新兵,填補被淘汰的老弱病殘。

在略微清理了一頓州軍後,李重進又迫不及待地將矛頭指向了宋州府衙。

徵召新兵需要大量的錢財,這筆錢財,當然得宋州人來出了,李重進可不想自掏腰包。

竇侃和吳觀早已憑藉五年的吏轉官名額,完成了對宋州府衙內書吏群體的分化。

幾名被孤立,且之前最跳的書吏被逮捕下獄,家產全部抄沒。

絕大部分現錢都進了節度使府的倉庫,其餘商鋪、商行包括家中女子等固定資產則被其他書吏家族瓜分。

宋州節度使府藉此,與宋城內的其他豪門大家族,形成了一個較為牢固的利益團體。

畢竟一起抄過家,一起分過贓,這些人的家中也都送了女兒在節度使府裡當侍女,以後再有什麼問題大家也都能坐下來好好談談。

第三把火,李重進則燒向了地方州縣,秋稅已了,正是清查賬目的時候。

剛剛在抄家之中吃飽喝足的書吏們,被李重進分派到各個縣城去,帶著過往幾年的賬簿,來查驗今年夏秋兩季的賬。

畢竟李重進在京中許了十來個縣尉、縣簿的位置出去,不清理掉一些,可不好安排人上位。

就在宋州全境雞飛狗跳的時候,李延慶告別了父母和三位兄弟,還有老師吳觀,帶著四十來號人馬,六輛馬車,在清晨朝陽的映照下,靜悄悄地離開了節度使府,從西門出了宋城。

停住馬,回頭望了望宋城斑駁的破舊城牆,李延慶低聲自言:“也不知何時能再回到宋城。”

與李延慶並轡而行的張謙和說道:“開封離宋城並不遠,郎君若是願意,隨時都可回宋城的。”

李延慶搖了搖頭:“很難了。”

以前是父親李重進坐鎮開封,自己監察宋州。

現在父親到了宋州,就該自己去開封了。

李延慶很清楚,朝堂局勢瞬息萬變,自己今後是絕不能輕易遠離開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