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雨宴(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州節度使府中。
“第三十箭。”
李延慶放下了手中的弓,觀察了一下剛才射出的箭矢,箭矢插在靶子的左下角,還在微微發顫。
“差點沒中。”李延慶一邊回味著剛剛的一箭,吸取經驗,一邊小跑到箭靶前方,拔下十支箭矢,準備再射十次。
忽然一陣狂風颳過,院中飛沙走石,天忽然陰暗了下來。
李延慶用袖子遮蓋口鼻,抬頭一看,天色昏黑,片片烏雲彷彿要生生壓下來一般,黑壓壓的雲層中不時傳出震耳欲聾的雷聲和刺眼的閃電。
“看樣子今天只能到此為止了。”李延慶面露遺憾,原本的訓練計劃是一天二百箭,不過天要下雨也沒辦法,今日只能射三十箭了。
將箭矢放入跨在腰間的箭囊中,李延慶背上弓走出院門:“計劃趕不上變化,剩下的時間多看看書好了。”
回到了一心院中的書房,望著窗外昏暗的天空,李延慶滿懷擔憂,也不知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會不會給劉從義他們帶來麻煩。
陣陣怒雷炸響,劉從義開啟客店的窗戶,面露喜色:“天助我也!我還頭疼該如何出城追蹤,這暴雨就是最好的掩護。”
劉從義關上窗戶望向方誌和,低聲急言:“都帶上蓑衣蓑帽,我們現在就出發。”
“劉一,需要我們三人去嗎?”聽到竹奉璘和蔣達人數眾多,張正有些擔憂,這是烏衣臺的首個任務,張正要確保萬無一失。
劉從義略微思考後,拱手道:“竹奉璘有三十人左右,蔣達也有二十人上下,屬下和弟兄們雖然不懼,但出了城很可能會動手,若有臺主和兩位護衛壓陣,弟兄們也會安心不少。”
張正的武藝自然不用說,劉從義還從張正那裡得知,節度使府中的護衛皆是禁軍中出來的,人人武藝高強。
“很好,那我們也去。”張正看了看站在身後的兩名護衛,又望向劉從義:“對了,還有多的蓑衣蓑帽嗎?”
“客店就有,一會下樓讓掌櫃的借我們三套即可。”劉從義又從床下抽出一個大包裹開啟,裡邊全是刀和弓箭。
劉從義拿起一把自己趁手的手刀,拔出來檢查一番:“都拿上趁手的兵器,弓箭太明顯而且雨天也沒用,用刀劍或者鈍器就行。”
“終於是要動手了。”方誌和舔了舔嘴唇,拿起一柄雙手直刀,拔出一寸,見刀身泛著冷冽的寒芒,方誌和滿意地將刀用布帶固定到後背。
眾人很快裝備妥當,出了姚氏客店後便直撲東門,馬自然是不騎的,大雨天人跑得比馬快得多。
此時空中颳著狂風,天色黑得能滴出墨汁,雖然還是上午巳時,街上卻已是行人寥寥,商人們也大多關上了店門,整條街道顯得蕭瑟無比。
走在路上時,劉從義趁機向張正介紹目前的情況,本來是打算在客棧說的,不過事發緊急,就只好在路上邊走邊說了。
“我們昨天打聽到蔣達很是喜歡逛勾欄,原本是想趁他逛勾欄的時候把他綁走,可昨夜趕到蔣達常去的那家勾欄時,他卻已回了兵營,並未在勾欄過夜。”
張正點了點頭,問道:“那現在他們合起來五十餘人,又是什麼個情況?我們總不能去強行抓人吧。”
張正算了算人數,烏衣臺六人,算上自己和兩護衛,總共也就九個人,雖然個個武藝高超,不是巡檢衙門那幫兵能比的,但與五十人為敵還是夠嗆。
“他們具體要幹什麼,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在下卻有個猜測,若是猜測正確,那我們也許能很輕鬆地抓走蔣達。”劉從義賣了個關子。
“快說。”
“今日卯時,方誌和來寧陵的時候,碰到了兩個疑似從開封來的信使,他們很大可能是進了巡檢衙門。”
“然後呢?”張正問道。
“在下認為,劫船一事很可能與京中的某位大人物有關,正是他指使的竹奉璘,而竹奉璘又指使下屬的蔣達,因為蔣達一夥人本就是水匪,劫起船來輕車熟路。”
“不知在下的猜測是否正確。”劉從義反問張正:“臺主以為呢?”
張正有些吃驚,三郎並未將事情的真相告訴劉從義,只是吩咐他們抓捕蔣達而已,這劉從義卻能自己分析出來。
“現在看來在下的猜測是正確的。”見張正默然,劉從義笑了笑,接著說道:
“所以在下認為,竹奉璘今日收到了背後大人物的命令,叫蔣達一夥出城,目的正是為了殺人滅口!”
此時天空一聲轟鳴,雨幕鋪天而下,巨大的雨滴砸在眾人的蓑衣蓑帽上,發出噼裡啪啦的巨響。
雖然劉從義就在張正的身邊,卻只能看到張正的嘴在動,完全聽不清張正的聲音。
無奈之下眾人只好低頭躬身,迎著傾盆大雨艱難前行。
一刻鐘之後到了東門口,劉從義一行人碰到了等候在此的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