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哀求(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宋城的歸程,比起早晨去寧陵時要好走不少。
道路乾燥硬實了許多,李延慶等人還不用再照顧州軍們的步行速度,可以充分發揮胯下馬匹的優勢。
州軍們則因為體能耗盡,以及時間來不及的原因,必須留在寧陵城過夜。
不過張惟遠還是從寧陵城的軍營中搜刮來十匹馬,帶著自己的親兵,押著竹奉璘,跟上了李延慶的隊伍。
因為帶著竹奉璘這等重要的罪官,一行人都繃緊了神經,只想著儘快將這燙手山芋丟進州獄。
於是來時熙熙攘攘的隊伍,回去時一路沉默,都只是悶頭趕路。
一行人回到宋城時,已是日暮時分,張惟遠押著竹奉璘去了州獄,李延慶一行人則回了節度使府。
節度使府角門的司閽一見是自家郎君歸來,立刻就迎了上來:“郎君,張都監家的大衙內午時到了府上,他一直不肯走,說是不見到郎君就不走。”
張謙宜麼,李延慶立刻就知曉了他的來意,無非是為了竹家而來。
李延慶翻身下馬,將馬韁交到了護衛手上,吩咐司閽道:“你一會帶張衙內到會客廳去,就說我在那等他。”
節度使府的長廊中,張謙宜跟在司閽的後頭,緩慢地踱步著。
“你能快點嗎?”張謙宜跺了跺腳,心急如焚,只想立刻見到李延慶。
司閽回過頭,打量了眼張謙宜那瘦弱的身子骨,撇了撇嘴:“張衙內既然如此急切,自去面見郎君就是。”
“我這不是不知道地方嗎?”張謙宜抹了把頭上的汗水,明明已是深秋,張謙宜卻覺得自己全身火燎火燎的熱。
“在下身子差,走不快,還請張衙內多多擔待。”司閽頭也不回,慢吞吞地說道。
宰相門前還七品官呢,更別提這司閽乃節度使府的門子,他的主子李重進貴為使相,比宰相權位更重。
司閽自然是有一番脾氣的,這張謙宜來節度使府時,正是午時,司閽正在打著瞌睡,美夢全給張謙宜吵醒了。
更別提這張謙宜有空沒空就來問司閽:“你家郎君回來了沒啊?”
搞得司閽一下午都不得安生,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氣,現在逮到機會了,司閽自然要好好整治一番這張謙宜。
既然張謙宜急著想見郎君,司閽就儘可能地放慢腳步。
不過司閽也知道這是郎君要見的客人,並不會過分地拖延時間,只是帶著張謙宜在節度使府裡縱橫交錯的長廊中繞來繞去。
張謙宜很是無奈,知道這司閽想整自己,可偏偏張謙宜又被他父親斷了月例錢,想賄賂司閽都不行,只能乖乖地壓制心中的火氣,跟在司閽屁股後頭踱步著。
司閽很清楚自家郎君走到會客廳需要一些時間,準備茶水什麼的又需要一番功夫。
所以當李延慶到了會客廳,吩咐僕役準備好茶水沒過多久,司閽就恰到時機地帶著張謙宜到了會客廳。
屏退了司閽和僕役,李延慶提起白瓷茶壺倒上兩碗清茶:“張大郎請坐,嚐嚐這種茶,你肯定沒喝過。”
張謙宜此時頭暈眼花,正覺口渴,端起茶碗沒有細看,便將整碗茶一飲而盡。
喝完之後,張謙宜五官皺成了一團:“好苦!”
“呵呵,這茶得慢點喝。”李延慶捧著茶碗,輕輕抿了一口。
這是李延慶用後世的沖泡法制作的茶,雖然這時候的主流喝茶方法還是用點茶法,也就是吳觀之前用過的磨粉點湯法。
不過李延慶之前從劉從義那得知,此時也是有用沖泡法喝茶的方式,用的是一根一根的散茶,而非點茶法所用的茶團。
但這種散茶極苦,價錢也很便宜,在南唐那邊一般只有沒錢的人才買來泡水嚼著吃。
李延慶卻正喜歡這種味道,就像前世喜歡喝苦咖啡一樣,很提神,用點茶法沖泡的茶水雖然好吃,但茶味淡了不少,不夠純。
又抿了一口,李延慶問道:“張大郎今日上門所為何事?我記得我們兩天前才見過面吧。”
“李衙內,在下今日不是來喝茶的。”張謙宜之前被那司閽繞暈了頭,被苦茶刺激一番,終於回過了神來。
張謙宜坐正了身體:“在下只想從衙內這兒得到一個答案,竹巡檢還有可能脫罪嗎?”
“不可能。”李延慶放下茶碗:“他指使下屬搶掠商船,殺害船工,人證物證齊全,絕無可能脫罪。”
就在今天,府衙已經派人去了蔣達埋屍的地點,挖出了蔣達埋藏的屍體。
其實不光證據確鑿,京中還有不少人,想靠著這竹奉璘的罪行來攻擊魏仁浦。
這些人裡有兩位當朝宰相,還有自己的父親,當然還有我自己,所以竹奉璘必死無疑,沒人能保得住他,李延慶在心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