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刀在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天下四分五裂,軍事的重要性壓倒一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權勢滔天。
甚至連主管財權的三司,因為此時財政收入的七八成都要投入到軍事中,也隱隱地歸於樞密院管轄。
但此時的權力架構,還是在唐朝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切政令,都要由中書門下,也就是政事堂發出。
政事堂擁有從門下省繼承過來的封駁權,包括皇帝的敕令、詔書,政事堂都有拒絕簽發的權力。
李延慶覺得,稍微把一份八品武官升遷的札子壓在政事堂幾天,以李谷和王溥的權位,應該是沒問題的。
“所以,等提拔竹奉璘的札子到了政事堂,由李谷、王溥兩位相公暫且壓下這份札子,立刻通知我們,我們再動手抓捕竹奉璘。”李延慶說完喝上一口茶湯。
吳觀仔細想了想,點頭道:“不錯,三郎你這個主意很妙,只是不知道時間上來不來得及。”
從開封到宋城,需要一天時間,收到訊息去寧陵抓捕竹奉璘,可能又要一到兩天時間,再將訊息傳遞迴開封,又是一天。
“樞密院的札子去政事堂也就是走個過場,想來壓個四、五天就是極限了。”
吳觀繼續補充道:“我在開封這幾年,從未聽說過,政事堂真正駁回樞密院的札子。”
“還是先將這個想法,寫信送到開封去再說,至於能不能行,就讓兩位相公去想辦法去。反正劉從義才剛出發去找人,要找到竹奉璘劫船的證據,不曉得還要多少天。”
李延慶皺了皺眉說道,每每想到這個時代的通訊速度,就不由頭疼,實在是太慢了!
吳觀將茶碗中最後的茶湯一飲而盡,放下茶碗:“那行,我先回府衙去了,還有不少公務要忙,一會我就寫信叫人送去開封。”
“好的,老師你先去忙吧。”李延慶起身準備相送。
“對了,相公給你準備了五千貫,我已經放到賬房那了,你隨時可以去支取。”吳觀起身走到院門口補充道。
李延慶聞言心中欣喜,錢總算是到位了,五千貫在這個時代算是一筆鉅款了。
“還要多謝老師替我美言。”
“這筆錢可不少,也是相公對你的考驗,你要好好把握。”吳觀面容嚴肅地說道。
此時吳觀一個月的俸祿才二十貫。
“一定的,老師。”李延慶自信地拍了拍胸脯。
送吳觀離去,李延慶回到院中,動手收拾茶具,並未叫丫鬟進來。
雖然成了大戶人家的衙內,李延慶有些時候也會自己做一些清理的活,並不會全部交給丫鬟僕役們。
李延慶一邊收拾著茶具,一邊想著關於魏仁浦的事蹟。
歷史上趙匡胤篡位成功後,北宋的前四年沿用了後周朝的三位宰相,正是範質、王溥和魏仁浦。
在李延慶的印象中,這個魏仁浦是趙匡胤篡位的助力之一,為趙匡胤篡位立下了不少功勞。
再結合現在得到的資訊,這魏仁浦明明連進士出身都沒有,為何後周滅亡時,他會是三位宰相之一呢?
不過既然父親李重進也對魏仁浦抱有敵意,那就正好,想辦法整垮魏仁浦,管他有何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