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張正對於來當李延慶的護衛這事,內心是有一些抗拒的,出身於底層的他,本能地厭惡這種官二代。

張正是李重進的表弟,本在晉陽留守劉崇賬下做一名十將,聽起來很猛,其實手底下就一個隊二十個人,一個沒品級的小軍官。

四年多前郭威起兵造反推翻漢朝,建立周朝,劉崇作為漢朝的宗親,依靠契丹的支援,在晉陽又建立了一個漢朝,也就是北漢,此時被周朝官方稱為偽漢。

兄弟兩人自此在戰場上就成了敵人,半年前的高平之戰中,張正被周軍所俘虜,本來是要被處決的。

不過那天監刑的正是李重進,李重進便救下了張正。

李重進十七歲時父親去世,他的母親帶著李家三兄弟離開山西,投奔她的弟弟郭威。

從此李重進再沒和張正見過面。

張正和李重進兄弟二人刑場重逢,卻已是二十年後了。

張正今年也已經三十五歲了,當了十多年小兵,被俘時也只是個十將。

在軍中歷練多年,武藝高強,又是李重進的親戚,李重進立刻就起了惜才之心。

當然李重進不可能舉薦他當文官,而節度使現在已經沒有舉薦武官的權力了,作為表親,也不在朝廷的蔭補範圍內。

所以李重進幫三十五歲仍未娶妻的張正說了門親事,希望張正留在自己身邊做一名侍衛,畢竟是親戚身份,比較放心。

對於既救了自己性命,又幫自己成家的表哥,張正自然是無比的感激,對於他的要求,那也是絕無二話。

之後接到了作為李延慶護衛,並護送他去宋城的命令,張正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就應承下了。

來宋州前,張正和李延慶的交集並不多,面都沒見過幾次。

但經過這些天的相處和了解,張正漸漸改變了對李延慶的印象,李延慶並非他想象中的那種紈絝子弟。

特別是李延慶墜馬昏迷後,張正陷入了惶恐之中,對自己有恩的表哥將兒子交給自己,自己卻沒把人照顧好。

雖然李延慶醒來之後並未表現出什麼大問題,但於這種惶恐之中,張正生出了對李延慶濃濃的愧疚之情。

於是,在今日下午收到李延慶的傳喚後,張正立刻就來見李延慶了。

“在下見過郎君。”

李延慶特地在節度使府上挑了個廢棄的大院,來作為自己以後練武的場所。張正到來時,李延慶正拿著自己的那把橫刀,裝模作樣地揮舞著。

看到張正過來,李延慶收刀入鞘,說道:“張叔太客氣了,按輩分,我可是你的侄兒,以後還是稱呼我為三郎吧。”

叫三十五歲的人大叔,李延慶還是沒什麼壓力的,可一想到將來要叫二十四歲的女人母親,李延慶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好。”張正愣了下。

看見張正一臉侷促的樣子,李延慶微笑著說道:“其實我今日請張叔過來,是想請張叔教我點粗淺的防身功夫。”

剛說完,李延慶忽然在張正的眼中看到了亮光,只聽張正略帶興奮地說道:“三郎要練的可是刀麼?”

“嗯,是啊,有什麼問題嗎?”李延慶有點詫異,剛剛還拘謹得很的張叔,怎麼突然興奮起來了。

“先給我看看你的刀。”張正幾個跨步便到了李延慶面前。

李延慶連刀帶鞘遞給張正,這柄橫刀的刀鞘刀柄皆以紅花梨木製成,兩個鎏金的裝具卡在刀鞘上,系以紅繩,可以掛在腰間。

張正接過刀,輕輕抽出,刀柄和刀刃間是鎏金的橢圓刀格,筆直鋥亮的刀身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好刀啊,好刀!”張正的手指緩緩撫摸刀身,黝黑的臉上全是激動的神色。

原來還是個痴迷兵器的人啊,李延慶覺得此次應該能夠很輕鬆地達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