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辭憂將青竹帶出了寢殿,替她二人合上了房門。

丹陽與太后對視了片刻,道:“我有件事,想問問你。你可否如是告訴我?”

太后頷首,丹陽便道:“當日,你究竟為何要勸我嫁去北狄?以當時祝家的勢盛,你完全可以不理會先帝,不用來與我說這些。”

“我自幼死了母親,便一直養在你膝下,和皇上是自幼一同長大的情誼。你對我的那些好,不會是假的。可我就是想不通,你為什麼會這樣對我?”

太后搖了搖頭,嘆道:“當年的事,已成定局,若哀家不出面勸你, 你覺得你的結果會比現在好多少?”

“先帝鐵了心的要你去和親,哀家反覆勸說過,可是先帝的態度十分強硬,根本就聽不進去哀家說的話。你讓哀家怎麼辦?哀家只有自己出面來當這個壞人,因為只有這樣,你心裡才會好受些。”

丹陽冷笑,“你這是什麼歪理?”

太后:“或許你覺得這是歪理,可你有想過,若是先帝一直瞞著你,等你哪日一覺醒來,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被送上了和親的轎輦時,你那時的心境又會是如何將?你只會比現在更恨!”

“這些年來,哀家無數次勸過先帝,讓她將你接回來。但是後來先帝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差,啟朝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盪。這一來二去的,事情就耽擱了下來。”

“後來皇帝登基,哀家第一件事就是和皇上提及要接你回宮。可那時,先帝的葬禮你不回來,送給你的家書你也不回,又聽說你已經生下了兒子,死心塌地的跟著北狄首領。所以皇帝也就不好去迎你回宮。”

“那時候,我們都以為你已經接受了那樣的生活,讓你留在北狄,留在自己丈夫和孩子身邊,或許對你才是好。”

太后洋洋灑灑說了這許多話,而丹陽只聽進去了一句。

“家書?宮中何時有給我寄過家書?”

太后嘆道:“若非是你講那些家書都原封不動的退了回來,若是你性子不那麼倔,有說過一句你想回來的話,哀家都不會讓你一個人留在北狄這麼久!”

“你雖然不是哀家的親生骨肉,但哀家自問自幼將你養在身旁,對你照顧的無微不至,已然將你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哀家如何捨得自己的女兒在外受苦?”

丹陽:“我如何會沒有說過?這些年我寄回來的家書不知幾許,每一封都向你們訴說著我有多痛苦。可你們卻一封信都沒有給我回過......”

太后一愣,起身走到封箱旁,將鎖啟開,從裡面拿出了厚厚一疊信封遞給丹陽。

丹陽將那些信封開啟,裡面的信,皆是太后寫給她的家書。

且每一封都表明了她對丹陽的關心。她迫切的想要知道丹陽在北狄過得好不好,並不止一次說過,若是遇到什麼委屈,只需要說一聲,她就會想辦法把她接回來。

但這些家書,丹陽一封都沒有收到。

且上面還用硃紅色的筆墨,畫了大大的叉,就好似是被她給退回來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