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歸山林(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辭憂很喜歡海,所以最終,李墨白選擇跟她在臨海的村落定居住。
她們落腳的地方在快要靠近北狄的北川,那是一處距離內陸十分遙遠的地方。
也正因此,村落並不富裕。年輕一輩有能力的人,都離開了家鄉,去更大的城池發展。
留下的,多是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和安於享樂的青年人。
北川的西面有一處山林,裡面種植滿了辛夷。
那花兒沈辭憂喜歡,故而李墨白便和她在此處搭建的宅子,住了下來。
吳世匿留給他們的兩萬兩白銀,足夠他們富足的過完這一生。
但他們選擇落腳的這個的地方,是個有錢也花不出去的地方。
即便是用錢買來的東西,也不是十分順心意。
於是乎,他們就開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輩子沒有勞作過的李墨白,漸漸地學會了耕地、捕魚等技能。而沈辭憂,則拿起了針線,做起了縫補的活計。
她的手藝很好,很快名聲就在北川傳開了。村民們都爭先恐後的來找她購買針織布藝,鄰里間關係和睦也不怎麼談錢,多是用自己拿得出手的東西交換。
這樣的日子和從前在宮裡比起來,是要清貧許多。
但小兩口的日子,卻過得有聲有色,比從前還要幸福。
孩子們漸漸長大,也到了該上私塾的年紀。
但是村裡的教書先生學問並不高,所以夫妻倆沒有送孩子去私塾,而是選擇在家裡自己教他們。
舒安的年紀最長,人也機靈,但是讀書卻不怎麼用心。
他志不在書本上,而是喜歡舞刀弄槍,經常把自己弄得滿身都是傷,可讓沈辭憂操碎了心。
每每她向李墨白抱怨,“你就不能管管你兒子?十幾斤的大刀拿起來就亂劈亂砍的,也不怕閃了自己的腰?”
而李墨白卻十分寵溺地摸了摸舒安的腦袋,當面對沈辭憂說:“娘子莫鬧,我這便給他點厲害瞧瞧。”
背地裡,非但沒有責備舒安,還偷偷和他一起練武,教給他許多兵器的用法套路,可把這個長子寵上了天。
長女常寧,是個安靜的性子。
她話不多,平日裡除了和村子裡面幾個年紀相仿的孩童們一起玩耍之外,更多的時間則是幫襯著沈辭憂一直做些針線活。
她的手很巧,有時候縫出來的花樣比沈辭憂的還要精緻。
她也完美綜合了李墨白和沈辭憂長相上的所有優點,不過十歲的年紀,就已經出落成了個標誌的美人兒。
李墨白常說,以後給女兒找的婆家,不求富貴,但一定得對女兒好。
沈辭憂問他,“那你覺得什麼才算對咱們女兒好?”
李墨白十分自負地說道:“最起碼,也得是我對你這樣吧?若不然,咱們的女兒我可不放心交給她。”
小兒子存念,和舒安是完全相反的性格。
他對舞蹈弄槍那一套完全不感興趣,反倒是恨喜歡讀書。
他今年七歲,已經熟讀了四書五經,論語左傳。
不單能倒背如流張口就來,李墨白問他其中深意的時候,他也能頭頭是道的說上一番。
可謂是令夫妻倆十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