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匿把原因都給朕說了,那珞貴人也就是你先處置了,還給她留了個全屍。要是換作朕處置,五馬分屍都不過分!她有幾條命敢來謀害朕的兒子女兒?】

沈辭憂心想,那吳世匿果然是個多嘴多舌的,什麼事讓他知道了,就巴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等那日見了他,她一定要好好奚落他一番。

堂堂一個七尺男兒,卻長了張愛說是非的嘴。

都說天底下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宮裡面流言傳得多了,風聲自然就會捲到前朝,捲到宮外。

吏部侍郎也從旁人的口中東拼西湊出來了事情的真相。

當他知道自己的女兒是被沈辭憂毒殺之後,更是震怒不已。

於是當即血書一封上奏朝廷,讓李墨白還他一個公道。

三福把那封血書奏摺攔下來,並沒有直接呈給李墨白。

只等他批閱完正常的奏摺後,才道:“皇上,吏部侍郎今日也有事呈奏。但他的摺子是大不敬,奴才害怕衝撞到皇上,所以擅作主張扣下了。”

“拿來,給朕瞧瞧。”

三福這才敢將那封血書奏摺呈給李墨白。

李墨白看後也不惱,吩咐三福道:“你去安排人,給他府上送去些阿膠、血靈芝等一應補氣血的東西,並替朕告訴他,他流了這麼多血,就讓他好好在家中修養兩日,這兩日就別來上朝了。”

他緩一緩,又提筆在奏摺上寫了兩行字遞給三福,“去,把這奏摺也發還給他,他看完之後,自然明白朕的意思。”

三福依著李墨白說的話照做,怎料第二日,吏部侍郎非但沒有請休,反倒在上早朝的時候還對著李墨白三叩首謝恩。

他當然不是謝恩李墨白賞賜給他的那些補品。

全因李墨白在奏摺上硃批的兩句:

‘珞嬪謀害皇嗣罪證在握,貴妃心善賜她全屍保你閤家性命。’

‘愛卿乃朕肱股之臣,朕顧念舊恩,特不以國法查辦。望愛卿節哀。’

自己女兒是個什麼性格,吏部侍郎怎麼會不知曉?

更何況前幾日她寄回來的家書裡面也有明說,說貴妃羞辱了她,她氣悶不已。

在家中被驕縱慣了的珞貴人入了宮卻成了個在皇上面前不得臉的‘冷人’,她嫉妒沈辭憂,所以做出什麼逾矩的事都有可能。

李墨白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若吏部侍郎還是要執意把事情鬧大給自己女兒討個公道,那李墨白就只能公事公辦,把珞貴人之死的前因後果向大家公示出來。

后妃謀害皇嗣,其罪當誅九族。

吏部侍郎又不是個傻子,再疼愛這個女兒,也總不能把全家的命都賠上去。

本來有些看不慣李墨白偏寵沈辭憂的官員,還在等著吏部侍郎站出來發生,然後他們好以沈辭憂沒有母家沒有背景,一屆宮女成為貴妃,又鬧得後宮不寧為由,要逼李墨白將她廢黜貴妃位份,打入冷宮。

現在可好了。

正主都不發話了,他們還能說什麼?

貴妃是兇狠,但誰也奈何不了皇上他就偏好這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