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白當然知道她是冤枉的。

她有心要害沈辭憂,但絕對不會自己動手。

今天的事,應該是沈辭憂早一步洞察到了皇后的心思,所以先她一步出手,以求自保。

可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皇后做下的,重要嗎?

重要的是李墨白給過她無數次機會,她都不懂得改過自新,反倒變本加厲,愈發歹毒。

留著她還在皇后位上,她就會不斷的想法子去害沈辭憂。

他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到他的憂憂。

所以即便知道是他的憂憂在設計陷害旁人,他也不想拆穿,願意當個傻子陪她演完這場戲。

反正史冊記載,皇后當是沈氏。

那麼她這個心腸歹毒的祝氏皇后,還是早早兒退位讓賢吧。

“三福,去取朕的玉璽來。”

三福得令而退,皇后大驚失色,整個人伏倒在地上怔然無措。

后妃們皆屏息凝視,準備見證這一歷史性的事件。

李墨白這個時候拿來玉璽,八成是要即刻下旨將皇后廢黜。

所謂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

平日裡依附皇后的那些嬪妃,此刻竟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替皇后說句話。

人們總是對於高位者一朝跌落塵埃裡這種事喜聞樂見,更何況皇后機關算盡只為自己,從未真心實意的替任何一個人考慮過。

等了許久,未等到三福攜玉璽而來,卻先等到了一聲‘太后駕到’。

眾妃向齊齊向太后請安,太后全然不理會,只滿面怒容衝向皇后身前,揮起鳳首柺杖用力抽打在皇后的後脊樑上。

皇后痛得滿地翻滾,驚聲尖叫,但太后下手的力度卻絲毫不減。

這場景,看得一眾后妃都蹙眉側首,不免揪心。

李墨白也不攔著,就這麼護著沈辭憂靜靜地看著自己母后演戲。

打了一會兒打累了,太后將柺杖丟在一旁,指著皇后罵道:“你可知道你要害的是哀家的親皇孫!我們祝家怎麼會生出你這樣惡毒的女子!?”

皇后遍體鱗傷,委屈與疼痛交織之下,她抽泣聲極重,已經沒有辦法說出一句完整話了。

太后於此時厲色回眸,瞪著那些看熱鬧的后妃訓斥道:“都在這兒堵著幹什麼?看不夠熱鬧嗎!?統統給哀家回宮去!”

經由太后這麼一呵斥,眾妃哪裡還敢圍觀?

三兩結伴,夾著尾巴落荒而逃。

只等殿內餘下李墨白和沈辭憂二人的時候,太后才道:“來人,將鳳鸞宮的宮門下鑰封禁,沒有皇帝和哀家的允許,不許任何人探視,更不許她離開鳳鸞宮半步!”

而後臉色變得溫和起來,看向沈辭憂露出一抹慈祥的笑,慰問她道:“丫頭,可嚇著你了?皇嗣有沒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