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山南 第十一章 梅骨園子的票卷(第1/3頁)
章節報錯
走出坊司街。
路邊張燈結綵,整個青陽鎮洋溢著節日的氣息。
攤販處處,攤主早早的佔好了位置,為了這一年一次的中秋佳節園會做好準備。
不知道應欒哥和蝶花蝶衣他們出發沒有,來到也要中午了吧......於青也想道。
還是要先找到徐小福,梅骨園子的票得讓他多整兩張。
坊司街是在青陽鎮北面,那裡多是城中官邸府宅。
而徐小福家住在青陽鎮偏南,城南門也是青陽鎮附近村寨進出這座城鎮的關卡,與趙應欒他們相約的集合地點便是在那邊。
青陽鎮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
以於青也的腳力,一路上走走看看,從城北來到城南之時也已幾近正午。
相比於城北的清靜,城南更多了居住的喧囂。
加上佳節園會,城中街道正午時分已是熱鬧漸起,各種叫賣聲,嬉笑聲嘈雜在一起,濃重了生活與節日的氣息。
由於今日人流較多,城中更是比平時多了些坊司衛隊的巡查。
於青也更是看到一支山陽軍隊伍,身披重甲在城中巡查,看的出來,今日青陽鎮的警戒力量幾倍於平日。
他輕車熟路的來到在一間掛著徐記麵館牌匾的鋪面,邁步走入。
徐小福他爹本是商賈出身,來到青陽鎮也已經有了七年時間。
初來山城的徐家可謂是一無所有,徐家老漢兒靠著麵館老本行的祖傳手藝,以及精明活泛的頭腦,漸漸有了幾間像樣的鋪面。
日子也算過得小滋潤。
流州三鎮對於刑民的粗略分配,大概就是分為三階,輕度貶斥在青陽,中度罪刑流放在隆邱,重度刺字充軍在抱澤。
流州是貶斥流放之地,並不是重獄牢籠。
在本地特殊機制的嚴格管制下,此地百姓也算安居樂業,民生有序發展。
坊司街的一些人靠著技能謀得一份體面的差事。
而像徐小福一家這樣流沛到此地的平民,也有機會靠著自己的手藝本領過上不錯的日子,只不過很難再回到青芒山脈以北的家鄉就是了。
只是,不管安樂貧賤,風俗不移。
中秋,便寄託了這些人對於一脈之隔的北方故鄉的遙遙思念。
邊郡之地每年難得的園會,也會在流州核心的青陽鎮定期舉辦。
今日佳節,入城百姓多如牛毛,青陽鎮的中秋園會在整個山南郡都是相當有名。
此時已是正午時分,徐記麵館坐滿了提前入城逛園會的山城百姓,於青也邁入進入麵館的一瞬間,鼎沸人聲灌耳而來!
麵館之中,座無虛席。
於青也環顧四周,一道聲音便是傳來,可謂人未到聲先至:
“青少爺,青少爺,終於來了,等你多時啦!”
喧囂之中,於青也肩胛微聳,仍有些聽不慣這樣的稱謂。
於青也聞聲望去,一個上了年紀的麵館夥計撥開人群,來到他面前。
少年看著來人,微笑大聲道:“黃伯。”
被喊作黃伯的那人咧嘴一笑,露出有些稀疏發黃的牙齒,本就佈滿坎坷的臉上頓時皺紋四起。
沒注意過丁老的牙齒,會不會和黃伯的牙齒一樣發黃......於青也沒來由的想到。
還沒來得及寒暄別的話語,黃伯拉起於青也手腕就往麵館後院走去,也不去管店中客人是否照看的過來。
穿過麵館前廳,黃伯才鬆開於青也的手腕,一邊走一邊道:
“青少爺,小福公子前天回來給徐掌櫃說了,你們約了今天去逛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