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風波很快過去了,事實上許安寧壓根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只有林朗沒完沒了糾結了好幾天。

時間過得很快,許安寧初三了,林朗也經過一年的實習,一年的試用,正式成為十八中初中部的一名體育老師。

許安寧的成績一向不錯,十八中初中部的頭三把交椅之一,考上市一中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一家人從來沒有操過心。

不過,在許安寧接到市一中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林驍還是叫上街坊四鄰辦了一場慶功宴,聲勢浩大的超過了林朗上大學那一年。

林驍很長臉,林朗很吃醋,許安寧很得意。

市一中是這個城市裡最好的高中,生源好,教學質量更好,大部分的學生來自初中部,像許安寧這種靠實力考上來的外校生並不多。

為了讓外校生提前適應一中的教學進度,他們需要提前報到封閉式強化補課兩週,以縮小和本校生源之間的差距。

林朗對此嗤之以鼻,太自負了吧~誰說別的地方的學生就一定比你市一中的差?誰能保證市一中就每一個學生都能那麼好?

好還是差,機率而已、機率罷了。

這種教育學角度的區別對待,實在是讓一個從事教育行業的教育工作者所不恥。

林朗在和許安寧說這句話的時候,許安寧感覺他的身後似乎有佛光,畢竟這種話從一個語文從來不及格的體育老師嘴裡說出來是多麼不可思議。

不過,存在即合理,合理在哪裡也無需多論,既然是學校要求的,那許安寧也就只能收拾收拾行李到學校去上課。

都說物以稀為貴,市一中之所以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難以超越,主要一個原因是因為招生人數相對其他高中來說真的是少,新一屆總共招生10個教學班,四百多個學生,又因為在招生時給了本校初中部實施了一些放寬政策,所以來補課的不到一百五十人。

學校把這些學生召集到操場上,開了長達三個小時的動員會,反覆表揚了考進市一中的孩子們的優秀、強調了補課的重要性,然後把他們分成了三個班讓各自的臨時班主任帶了回去。

許安寧被分在了三班,臨時班主任叫魏利民,是一個數學老師。魏老師四十多歲的樣子,個子不高,很瘦。上身穿著一件洗的泛黃的白色襯衫半袖,下身穿著一件藏藍色的西褲,腰上繫著七匹狼的皮帶。頭髮倒是很濃密,梳成了四六分的樣子,臉上戴著一個碩大的金屬邊框的眼鏡,顯得他的臉尤其的乾瘦,一口黃牙參差不齊,一看就是一個老煙槍。

魏老師是拿著木製的三角尺進入教室的,似乎每一個數學老師都喜歡隨時隨刻拿著這樣的三角尺,即使他今天只是來介紹自己而不是來上數學課的。

將三角尺放在講臺上,站定,魏老師開始了他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臨時班主任,我叫魏利民。大家聽到我的名字就知道,利民,有利於人民,這是我父母對我的期待,我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我是一個有利於人民的好老師。”可能覺得自己說的還不錯,魏老師悄悄拉起嘴角笑了一下。低下頭翻了幾下手中的花名冊:“開始點名,所有被唸到名字的同學都要答到,沒來的同學,就不用答到了......”

......

魏老師愣了一下,覺得好像有哪裡不對,哪裡不對呢?還是開始點名吧。

“柏恆飛~”

“到~”

“陳喆翰~”

“到~”

“許安寧~”

“到~”

“許安然~”

“到~”

唸到這麼兩個如出一轍的名字,魏老師也忍不住停了一下,抬頭看了看。

“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