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林朗上了高三,原本還很輕鬆的心情,在高三開學當天的高考動員會上消失殆盡。

校長講話真可謂鏗鏘有力,先是將優秀畢業生的事蹟大講特講一番,又將新一屆高三的頭號種子選手們狠狠的誇獎了一遍,最後強調了類似於時不我待、多一分就能甩掉一千人等等慣用話術後,結束了整個講話。

林朗聽的有點頭疼。

十八中不是什麼好高中,不論學校環境,師資力量,生源情況都不怎麼好,本科升學率不足40%,很多來這裡上學的學生,都想著上個好大專,找個好專業,未來好就業就非常不錯了。

可是林朗知道,林驍不那麼想。

林驍想要林朗上大學。

當年家裡突遭變故,林驍拿了高中畢業證就直接回了家,高考都沒有參加。

不少老師覺得可惜,班主任、教導主任、校長一個個上門來勸,林驍全都梗著脖子,嘴硬的說:我不去,我本來就不喜歡學習,我壓根就不想上大學。

當然全都是假話,家裡沒出事之前,他和爸爸一起連學校和專業都選好了,他想去北京,一輩子待在一個小城市多沒意思。

可是他不能去了,北京那麼遠,他沒有辦法帶著林朗一起走,林朗還不到三歲,他要怎麼去照顧他?不參加高考,徹底斷了自己的路吧,萬一考上了,他怎麼可能捨得不去?

這是林驍心中最大的遺憾,他想讓林朗幫助他去完成。

可是....林朗的成績不太好。

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麼一類人,表面靈光的很,說話做事也很有條理,可是偏偏在學習上缺了一根弦,林朗顯然就是這麼一類人。

他不是不想好好學習,也不是沒有去努力,可是他即使很努力了,學習依然不怎麼樣。

本來他還挺慶幸,還好自己是個體育特長生,只要好好練拿個好成績,多加一些分,或許還能幫林驍實現他的願望。

可是,暑假開始訓練那天,教練告訴他,學校轉來了一個和他一樣練跳高的高三生。

競爭對手出現了~

林朗練跳高的時間不算長,是從初中復讀那年才開始的,目的也很純粹——可以順利的直升高中。沒想到底子還不錯,這一練就練成了種子選手,給高中部大大小小的拿了不少的獎,只要能在年底的市中小學生田徑賽上拿個名次,考大學也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新轉來的特長生成績比他好。

“我要怎麼做?”不想影響家人,再加上自己平時和教練關係混的不錯,這個時候林朗只好來他商量。

“想靠著體育成績上大學本來就不容易,必須得在市級比賽上拿個前三名,可是咱們學校在田徑這塊每個專案只能派一個人參加。”孫老師也是練體育的出身,非常清楚拿到比賽獎牌的重要性,錯過一次重讀一年等比賽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誰又知道你復讀的這一年會不會又來個更厲害的競爭對手?尤其林朗初中已經復讀過一年了。

“兩個選擇,一個是你繼續練跳高,拿出比他好的成績,但是這很難。要不你就換專案,現在開始練全能,這個專案咱們學校高三還沒有人練。”轉學生是副校長的外甥,實力又不弱,市級比賽不派他派誰,這件事整個體育組都心知肚明。

“我建議你還是換專案~”畢竟林朗兩年來一直跟著他,條件好也肯下工夫,孫老師十分真誠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