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另一邊。

陳志鵬和秦青兩人,回到了濰水村。此時,楚齊和孫農兩人,正在安排戰士們轉移團部。

“已經佈置完成了?”

見秦青和陳志鵬回來了,楚齊一邊收拾檔案,一邊問道。

聞言,陳志鵬點了點頭。

楚齊則是接著說道:

“那你們就先進地道吧。對了,老班長,其他連隊的戰士們,都進地道了嗎?”

說到這裡,楚齊問了旁邊的二營長孫農一嘴。

聞言,孫農答道:

“都已經叫醒、安排進地道了。大部分東西也已經都搬進地道,接下來,哪怕鬼子們用迫擊炮報復我們,也別想炸傷一個士兵!”

楚齊聽了,笑了笑,確實如此。

當初挖地道時,地道所處的深度,楚齊基本上都要求在兩米以下,因為只有這樣子,才能抵擋住日軍大部分炮火的轟擊。

而這,也是當年,那些歷史上嘗試地道戰的人們,用生命去總結出來的深度。

為了嘗試出這麼一條防毒氣、防炮彈、防火的地道,當年的冀中平原,不知道為此犧牲了多少人,才設計出這麼一條通氣孔、儲糧室、隱秘出口等設施俱齊的完美地道。

如今楚齊提出的這些地道戰的戰法,自然都是來源於冀中平原歷史上那真實的地道戰,全都是先烈們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沉重無比。

但也是這份沉重的地道戰戰法……

在這一次的戰鬥中,地道戰將第一次在亮劍的世界當中,展現出它所具備的威力。

……

……

而在收拾完了團部的東西后,楚齊笑了笑,招呼著秦青,道:

“行了,我們一起進地道吧。對了,志鵬,可以發出訊號了。”

聞言,一旁陳志鵬點了點頭,拿出了腰側的德造二十響。

——槍響為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