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教育的發展不止於此,現在洽談的學校還有好幾所,甚至說隨著華夏教育在大學上的發力,已經有不少的國外的學校接觸。

所以,未來中原省的教育資源會越來越好,而平原區也將成為世界級的大學城。

這是李歡送給中原省最好的禮物,可以說現在在中原省誰敢說李歡一個不好,老百姓都不會願意他,非得上去懟他不可。

不是李歡多麼的偉大,而是中原省太缺乏好的大學了。

到了十月份,大學城新一屆的學子已經全部完成入學,進行了軍訓,整個大學城現在的在校生已經突破了十萬人,比得上一個小縣城了。

而且這十萬人都是有經濟基礎的年輕人,每人每月消費一千塊,就是帶來了一個億的營收。

中州市的領導,到了現在還是慶幸,幸好平原區劃了過來,否則的話看到對面如此多的大學生,那還不流口水。

而且對於中州市或者牧野市來說,不僅僅是帶來了消費主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優秀的學子,未來會在這裡工作,創業,研究。

這會帶動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保持活力。

結束了學校的考察,李歡回到公司聽取了公司的彙報,主要是關於國際化的業務。

國際化,對於歐米國家來說不算困難,對於半島和瀛洲的企業,也是有很大的便利性,但是對於龍國的企業來說,就非常的困難。

如果說這些國家的國際化是小升初,有難度但是並不算特別的困難。

因為他們擁有堅強的後盾,擁有豐富的資本,擁有充足的智慧財產權的儲備,所以他們的國際化程度都非常高。

就如同當初進入國內市場的快樂水,進入市場之後,先收購,然後再打壓本土的企業,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將收購的企業經銷網路收到手裡。

資金開路,加上幾十年的經營能力,國內的汽水公司,哪裡有還手之力。

但是,國內的企業想用這種思路去搞事情,那就不可能,因為國內的企業在外國,首先要做的就是遵守當地的法律。

如果遇到當地不講道理,那就完了。

不說發展了,不被玩死就算好的了,再加上風土人情等等各種問題,還有對於龍國的各種不友好,發展的難度就太大了。

國內真正算是國際化的企業,可能也不會超過十家,而就算這十家企業發展的也非常的艱難。

比如華華公司,作為國內高科技的代表,擁有著豐富的專利,從3G的跟進,到4G的同步,到現在5G的領先,已經是非常強大了。

但是,米國搞事情,今天限制你,明天收拾你,導致華華公司的發展就是在鋼絲上行走。

如果不是李歡是開掛的男人,如果李歡沒有木子的話,米國絕對有能力讓李歡很難受,不過沒有如果。

現在透過安全系統,暫時達成了蜜月期,又讓婁軍跑馬圈地,連續簽訂了很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以李歡將今年的國際化業務定為重中之重。

史俊龍最先彙報,作為國際化業務的一環,華夏建設自然是不甘落後,史俊龍作為跟李歡最早的人之一,現在已經是華夏建設海外公司的老總。

“李總,各位領導,華夏建設今年順利的進入了亞洲和非洲地區,與本地的企業合作,開發了十個樓盤,兩個商業綜合體專案,合同金額60億美刀,截止九月底,公司利潤1億美刀。”

這個利潤率很低,如果是國內的工程,能夠拿到60億美刀的合同,最起碼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也就是十二億美刀的利潤。

利潤低到這個地步,也是有些誇張了。

如果算上資金成本,那就基本上屬於不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