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招採平臺的建立(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媒體的報道,不少有心人都注意到了李歡,而李歡做了兩年的業務,自然是電話哪裡都是,導致的結果就是李歡每天接到的電話無數個。
放下有些發燙的手機,李歡覺得自己要換一個手機號碼了。
除了換手機號碼之外,還有一個事情就是要建立起來自己的招採平臺,建立起來規範的招採平臺之後,按照制度來辦事。
李歡跟胡冰冰聊了這個事情。
“老李,你有這個想法就對了,我剛負責招採那會,每天無數的電話,後來按照制度走,就好了許多。”
“以前建設集團都是怎麼弄的這塊?”
“建設集團是建立品牌庫,入庫的企業合作,沒有入庫的企業,不合作。”
李歡瞭解了建設集團的招採模式之後,感覺有些不太理想,這種甲指乙供的方式,很容易產生差價。
也就是說報到公司的價格,然後找總包單位談,恐怕還有降價的空間,但是建設集團又沒有少花錢,這樣不太好。
唯一的好處就是省事,但是華夏建設創業階段還是要考慮成本控制。
李歡思索了許久,跟胡冰冰說到“我們建立一個品牌庫是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做甲供材,我們按照四個維度,品牌、質量、價格、賬期來評分。”
比如防水這個專案,排名第一的品牌雨虹,那麼他的品牌就是25分。
第二名的科順,就是24分。
那麼中原省內的森遠,就是20分。
質量就以質檢以及施工效果來看,價格就很好對比了,同型別的產品誰的價格更有優勢,最後就是賬期,誰給的賬期更有利於我們。
所有供應類的三十五個大類,以及施工的十個大類,我們按照這樣的一個標準,誰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優先考慮。
所有的報價以及資訊的填報,全部放到網路上,不見面的方式合作。
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公司的發展以及戰略的問題。
胡冰冰思索了一會,感覺這個模式可行。
“最好加上一個加分項,滿分一百分,但是我們的業主,我們加五分。”
“可以。”
李歡喊丁香過來,作為華夏建設的財務經理,丁香最近也是挺忙碌的,但是老闆叫,那還是要第一時間到的。
“李總,胡總。”
李歡講解了剛才討論的話題,然後說道“公司成立一家商貿公司,作為公司的招採主體,這個事情交給你負責,有一點一定要保證,公平,公正,透明。”
對於給自己加任務,丁香表示沒問題。
公司很快就註冊下來,然後招聘了幾個程式設計師,負責網路平臺的開發,因為作為招採平臺,所以到不算困難。
華夏招採,這是開發了網路平臺的名稱,還是挺大氣的。
聽了丁香彙報的工作,李歡點頭表示滿意,“不錯,抓緊時間檢查一下,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就開始執行,馬上要開工的另外兩個專案,剛好可以用上。”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