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師,你既然有興趣做老師,不行考慮來我們華夏教育掛個職,從幼兒園到大學,各個階段都有,你想教那個階段都可以。”

“好啊。”李歡沒有想到,馬幫主一口答應了。

“那就太好了,給你掛個董事的職位,方便展開工作。”

“可以,一直說想做老師,一直沒有時間,現在終於可以逼自己去上課了。”

“感謝。”

湖畔的課,一般一次性是兩天,也就是兩個週末的時間。

李歡這兩天跟大家相處了一下,不管怎麼說,大家都非常的熱情,一個個李老師喊個不停。

湖畔的課,自然不會是隻講課,一天理論課,一天實踐課。

分成兩組,進行pk。

李歡也是從中收穫頗多,當然最重要的是,李歡與馬幫主達成了一些合作,主要是國際化方向的。

因為四強格局的形成,導致雙方前兩年競爭非常的激烈,現在大家都非常的剋制。

因為透過競爭,小公司都死了,再打下去恐怕就要傷自己了,所以雙方形成了默契,不斷的擴張國際市場。

微微國際版和華夏金融在國外使用者也有上億,但是在國外發展,還是有著各種問題。

所以報團取暖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阿里與歡聚時代成立了一個海外投資基金,做一些海外的投資及併購。

總之,在杭城市三天,收穫滿滿。

本來馬幫主還要拉著李歡到烏鎮轉轉,但是母校的一個電話,讓李歡不得不回到中原省了。

學校的輔導員徐瑞老師,給李歡打過來電話,也帶來了一個好訊息,學校申請升本終於透過了,正式確定了新學校的名稱,中原科技學院。

哪怕是隔著電話,李歡都能感受到徐瑞的興奮。

“李歡,你一定要來參加一下學校的慶祝活動,沒有你就沒有學校升本的成功,學校三百多名教職工,都非常的激動。”

徐瑞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了,徐瑞激動的心情可見一斑。

自己的母校升本成功,對於李歡來說,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雖然曾經不能夠以母校自豪,但是母校今天可以為自己驕傲。

說起來,新校區建成之後,李歡還真是一直沒有時間過去看看。

剛好,趁此機會,回去看看。

中原科技學院,新校區面積兩千畝,可以容納兩萬人的規模,如果算上老校區的五百畝,容納的五千人,學校最多可以容納兩萬五千人。

對於中原的學子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年多了五六千本科的名額, 這對於中原省這個教育貧瘠的省份,這絕對是一個好訊息了。

如果算上平原新區的四所新增的本科院校,每年整個中原省可以增加兩萬名的本科生。

想到這裡李歡也有些振奮,給李斌打電話,問了一下平原新區學校的建設情況,現在也基本上完成了交付使用。

如果順利的話,恐怕今年就可以招生了。

李歡這幾年一直負責現場,幾年的歷練,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專案經理了。

甚至聽說,還自考了本科,也是拼了命了。

現在李歡兩人也很少見面,李斌基本上都是隨著專案走,一個專案快了也要大半年,慢了可能要一兩年。

兩人聊了一會,才結束通話了電話。

跟馬幫主說到“說著說著,就是好事來了,我的母校終於升本成功了,學校邀請我過去,就今天就告辭了。”

“行,有事你先忙吧,記得常來阿里看看,這裡可是也是你的家。”

“好,一定。”

與馬幫主分開之後,直接踏上了北行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