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3000萬美刀,要一個點。”

“我們也可以接受。”

從報價開始競價了,對於李歡來說還是樂見其成的。

第一是公司得到了認可,第二大家願意接受這個價格,就產生了溢價,對於公司未來會更加的上心。

最終超過了李歡的預期,大家都決定跟進,出讓10%的股權,而且是分AB股,出讓的都是B股,就是投票權一票當1票,而李歡剩餘的股權則是一票當10票。

這也是大多數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模式,這也是為了保證創始人團隊的權利。

而作為核心管理層的鄭貴,也獲得了5%的期權,而這一部分的期權未來滿三年後,將會轉給股權,成為公司的股東。

最終依然是張磊資本領投1.2億美刀,其他幾家跟投1.2億美刀。

按照這個估值,華夏支付的估值達到了35億美刀投後估值。

最終張磊還要了一個,下一次的優先投資權,其他人自然是同樣要求,對於他們這些千億美刀的資本,僅僅幾個點的投資,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而大家之所以如此看好,除了剛才的資料之外,他們也認為華夏支付有機會成為支付領域的第三極,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簽訂了意向協議之後,眾人舉杯慶祝。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意向協議,最終錢什麼時候到,還要經過盡職調查才能確定。

同時華夏支付也完成更名,華夏金融。

華夏金融的核心業務依然是華夏支付,其他的小貸、基金等業務作為兩翼。

同時華夏支付宣佈開放九宮格,引入東東集團、同城、華夏零售、華夏物業、北岸酒店、跑男、華夏物流、滴滴、頭條等九個公司。

同時華夏零售也開啟了融資,最終投資2億美刀,出讓了7%的股份,依然是張磊資本領投,其他幾家跟投。

華夏物業融資額度5億美刀,出讓股權13%,中原投資集團領投,中建投,電網跟投。

華夏建設融資10美刀,出讓10%的股權,中建投領投,中鐵投、中原銀行跟投。

一週的時間,簽署了4個公司的合同,融資金額超過了20億美刀,當然對於李歡來說,最不缺的就是錢。

所以談論的時候,投資人問道為什麼集中融資,李歡淡淡的表示,“我們融的不是錢,是資源。”

這個逼格給滿分。

這一週,對於投資圈來說也是頗為震動的一天,先是華夏金融融資2.4億,投資後估值35億,一躍成為火熱的獨角獸企業。

隨後華夏零售融資2億美刀,估值40億美刀。

華夏物業投資5億美刀,估值40億美刀。

而華夏建設融資10美刀,一躍成為超過100億美刀房地產企業。

而華夏金融融資之後,開放了九宮格,動作不斷。

而其他的企業也是如此,除了華夏零售還在消化前段時間的併購,華夏物業開啟南下,一舉收購三家區域性物業公司,物業服務面積直接突破了1億平米。

從而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物業公司,而且南方的經濟更好一些,投資價值更高。

而華夏建設更猛,直接宣佈在高鐵站東廣場建設歡聚時代產業園,佔地一萬畝,將建設一棟超高層建築,規模面積365米高。

同時規劃4棟150米高的5A級寫字樓,商業中心,研發中心,創業中心,公寓住宅等多種業態,累計投資將超過1000億。

代建旁邊的中原數字創業園,同樣佔地1萬畝,建成之後,將吸引全國的網際網路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落地。

與李歡這邊的一路高歌不同,鵝廠的心情很不好。

雖然在春節的時候,微微使用者增長不少,但是跟華夏支付,不對現在叫做華夏金融,沒法比。

華夏金融佔據了先發的優勢,使用者規模已經突破了一億,而且透過各種方式,最起碼中部六省華夏金融的覆蓋率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