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回 千金換龍熬(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國的使臣,終於是趕在了十一月末而至,雖然,他們的安平公主只是被賜了個淑儀的嬪號,甚至於連大婚這等事情都輪不上,可是,在這之前,那蜀國的東珠公主,卻是秦王三聘六禮,經得禮部行文通告於天下並賜名為容妃的婚事。
對於迎接於趙國使臣這等子事情,對於李顯來說,那自然是還輪不到他去出面的。
如今那趙國已經可以說是半個秦屬臣了,他們獻女求和於秦,這對於天下諸侯們來說,趙國,已經是打上了秦國的標籤。
而對於自家附屬國的使臣,自然是輪不到李顯這位大秦國的武穆王去迎接的。
~~~~~~~~~~~~~~~~~~~~~~~~~~~!
御園內,涼亭,四周處早有輕紗蒙於四周,以遮擋住這四面的寒風,而亭中,一盤碳火燒得正旺,就算是在這寒冷的冬天,亭子內仍然是一片溫暖之色。
亭內,李顯卻正在細細地批閱著一些地方上承上來的摺子。
這些摺子分門別類,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有,但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恭賀秦王大婚的,這些,李顯也就是一止而招過,轉而就扔到一邊去了。
而對於民生政治方面,特別是如今已經寒冬之季,哪地有出現了雪災,哪地又出了大災情等事,李顯卻是看得格外的仔細認真,也是仔細地核對其中情況,分為輕重緩急之策,分發而出。
輕輕地揉了揉有些酸漲的眼睛,李顯頗為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
如今,隨著大秦國地盤的逐漸增大,而特別是如那蜀中這等新定之地,其中之事更是多如牛毛,紛呈複雜致極,但是其中幾乎每一個決定,這都需要李顯這位大秦國的武穆王去閱覽,去御批。
而這一切,卻全都需要李顯一個人去完成。
此時的李顯,卻是頗有些自嘲地想著,自己年紀輕輕,怕不是別要被這些個摺子給活生生地累得吐血而死了。
或許,你會說李顯為什麼不開設中三省以此來為李顯分擔一些工作,其實,這般想,那卻是大錯而特錯的。
對於大秦國,對於李顯來說,能入主中三省之處者唯李斯,呂不韋,陸準,百里奚這四人,可是,這四人,除了李斯之外,那陸準乃是一個降臣,其能做到禮部尚書一職,已經是李顯以大獨裁姿態而壓下來的了,至於呂不韋,百里奚二人,其一人曾是商賈販道之流,一人更是倫為伢子這等下九流都算不上的人物。
他們被李顯起用至一部尚書之職,除了他們本身確實才華出眾之外,其中李顯也是出了絕大的力的。
可是,這才過去了一二年,李顯若是又再一次把他們提入三省中,任那中書門下平章事,或者是尚令什麼的,就算這大秦國裡諸多文武大臣們不說,外朝諸諸侯亦是會嗤笑一片的。
如此一來,這三部若是開起來,一時間又讓李顯尋不著合適的人選來做,如此,就算開起來,這三省之處,亦只是一個空殼罷了,到時侯設起來與不設幾乎都是一樣的。
這是一個矛盾體,畢竟,李顯上位的時間太短暫了,而前朝其兄武昭王李顯所部諸多老臣,李顯又不敢去用,如此一來,這一個大矛盾,除了時間能解決這一個問題之外,其它,怕是真的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了。
輕揉著眼角,呼吸著這微冷中,卻帶著絲絲碳火氣息的冷風,李顯緩緩地舒了口氣,正準備著正繼續批改完手上這一疊奏摺之時,卻猛聽得亭外不遠處,傳得來一侍衛很是焦急地小聲道:“章將軍,還請稍待,大王正在園中批閱奏章,待小的去通報一聲大王,自放你過去。”
“你這賊鳥廝,呱噪得很,再羅索,老子一把子捏死你。”章邯,那般粗豪的聲音,此刻,卻是在這一片清冷的御園中,而傳得老遠。
“唉。。。章將軍,章將軍慢走。。。。”
“放他進來。。”亭中,李顯輕聲朝外喝道。
“大王恕罪,小得攔不住章將軍。。。”那侍衛,此刻鐵青著一張臉而跪於涼亭之外,向李顯請罪道。
對於章邯這等萬人難敵的絕世猛將,以他這般區區一個侍衛,卻是敢怒而不敢言。
“這裡沒你事了,你先下去吧。”揮了揮手,打發走了這侍衛,轉而卻是把眼看向了章邯。
眼前這褫須大漢兒,便是在這等寒冷的冬天裡,他亦是隻穿著一件單衣,微敞著個胸膛,一副凜然不懼寒冷的樣子。
當初,李顯見得這章邯乃是當世裡不可多得的絕世猛將,遂就起了愛才之心,而自淮陽上一併而把這章邯給帶回了咸陽城來,準備著讓他隨那蒙恬一起卻好生讀些兵書戰法之類的,也好能做一方大將。
只是不想這章邯,每每騎馬射箭之時,那是冠絕於整個大秦國,只若惡蛟一般,完全就是非人能敵之,但若是一讓他讀書識字,那他就是一條軟軟的鼻涕蟲,完全就不是那般生龍活虎的樣子,有次蒙恬看著急眼了,一把這章邯逼急了,好傢伙,這章邯竟然因著讀書不到二頁而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