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關東六路大諸侯,各出兵馬,以聯盟之名義,轉而開始著手侵吞於其中的小諸侯國,如宋,周,成等。

~~~~~~~~~~~~~~~~~~~~~~~~~~~~~~~~~~~~!

“豎子,竟然如此欺孤。”御書房內,當李顯收到麻九的線報後,從而得知關外六路大諸侯已經是成形了聯盟之勢,轉而開始準備兵伐於秦。

而這其中的牽橋搭線之人竟然就是那個為李顯無視的蘇季子時,李顯不由得大怒。

若是早知道這蘇季子者便是那蘇秦其人,李顯必會把這人給死死的囚禁,或者是屠殺。

所謂防患於未來,對於這種能給大秦國帶來巨大災難的人物,李顯從來都是想著寧可殺錯亦不放過的。

然而,如今,關東六諸侯其盟已成,轉而侵於秦。其勢以成定局,卻是讓李顯被動上了無數倍。

因著這蘇秦一人,轉而要死上多少大秦國的精銳之士,再往大的說,這其中,又要牽扯進多少無辜百姓因這諸侯之戰而生死,可以說,這一切,也都是這蘇秦間接而造成的。

這對於李顯來說,如何能不讓李顯他大恨之。

“臣慚愧,識人不明,竟識此等狼子之輩為大才,而薦於大王,顯些誤了大王事,臣罪訪萬死。”呂不韋出列而伏於地。

蘇秦,乃是他之門客,當初,也正是經由他轉而薦於秦王李顯的,然而,如今,卻就是因著這門客之事,而使得秦國完全處於被動之中,此等人,正如李顯所說的那般,若早知如此,當早殺之而後快。

“此當非汝之罪也,孤當初不能盡用其才,而使其心生怨恨,轉而離去,此事孤亦有錯也。”李顯如實說道。

也確實,如今六部之主事尚書皆已經是有了著落,而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部李顯又遲遲不敢開設,所以,到得如今這種地步,就算來得是一個再有才學的大才,李顯也不可能把現在這六部的主事給拉下來,轉而把這新來之人給換上去的。

若真如此,以後這大秦國誰還敢來投,秦王之威信誰又能信服,畢竟,這事是秦王自己都已經在以官位當誘餌而視作兒戲,來一個就換一個,如此誰又敢來。

所以,有見於此考慮,當初李顯對於這蘇秦,就直接給他讓呂不韋給安排了個不輕亦不重的位置,只待日後再行提拔。

卻不想這蘇秦自以為習得縱橫之術,亦有幾分急智,一來投秦,便想要居於顯位,而李顯卻隨手把他扔給了臣下呂不韋,只讓呂不韋給安排了個不輕不重的位置。

如此一來,這蘇秦自然是視為奇恥大辱,轉而懷恨在心,定要給秦王李顯一個好看。

而如今天下,卻正好是被李顯行成了這般一個威凌天下的局面,皆因秦國突然之間,生吞逼降了蜀中十四州之地,從而一舉越居於天下最大諸侯之一。

面對任何一個諸侯國來說,不論是兵力,還是國力之上,都要遜色於秦。

而這蘇秦,習得縱橫之術,自然也是有幾分眼光的,就著眼前這等時機,他先是出奔楚國,說天下最大諸侯之一的楚國楚懷王答應做這聯盟之主。

爾後再借楚國之威,再說以厲害,許以利益,先後說得齊,趙二大諸侯相繼亦加入了這個盟國。

如此一來,天下最大的三大諸侯都已經結成了聯盟,如魯,燕,吳這等相對要小上一些的諸侯國,其或背後或側面都有齊,楚,趙這等大諸侯國相虎視著,無法之下,他們只得也加入了這個諸侯盟國來以討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