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心悵(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秦武穆五年夏五月,燕,齊,吳,楚四國各出兵十五萬,合六十萬之巨,同攻秦屬地之鶴州,洛州,許州三州之地。三地一時大亂,秦將蒙恬忙致戰報於咸陽城,請求李顯調兵遣將以為阻擋。
李顯自辭別了王翦,蕭謹二人,又留下了呂不韋幫助他們打理政事,以便讓這二人能夠專心領兵攻打蜀國。
而李顯自己,此刻卻又馬不停蹄地從肅州而過,也不回咸陽城,是直接奔赴函谷關外而去。直至五月中旬之時,李顯方才一路風塵僕僕地趕至鶴州蒙恬大營之處。
這一路走來,竄州過府,所看到的卻是有大半以上的地方而顯得一片綠野蔥蔥之色,不負再有半點戰亂的感覺。
這卻是有賴於百里奚,呂不韋,以及孔慎他們對於關外這十州之地治理的好,特別是麻九他的那些個布坊,酒樓等產業鏈更可謂是功不可沒。
麻九的這些產業在經得李顯的同意後,又在百里奚,呂不韋等當朝重臣的支援之下,開遍這十州之地後,從而是大大地活躍了這各處的工商業,使得這原本因為戰後而顯得一片蕭條的地方,此刻亦是暗藏上幾分勃勃的生機。
對於這些功績,李顯是看在眼裡,而記在了心頭。
這些,都是他們的心血所在,也只有他們如此努力的付出,這周邊百姓才會如此快速的安定下來,更快的凝聚於一起而把心投向了秦國。
所以,不論是在民政上,還是在軍事意義上,百里奚,呂不韋他們都是功不可沒的。
“末將蒙恬攜驍騎軍一百三十六位將軍特來迎接大王。”鶴州府城外,由蒙恬親自率領駐守於關外十州之地的諸多將軍,此刻,正一字兒排開,分列於左右,以迎接於李顯的到來。
“諸位將軍辛苦,且先回城再續話。”馬不停蹄間,李顯卻已經是當先拍馬而往城內而去。
來迎接李顯的有近一百四十位將軍,可是,真正能隨李顯上得殿內續話的,也不過寥寥十來人而已。
等得李顯洗去一身塵埃,而再一次落座於此大殿上時,已經是華燈初上時分,而殿前蒙恬已經是擺上了頗為豐盛的一頓飲宴。
這一路自肅州而起,穿過整個肅州,雍州,洛州,臨州,焦州後,方才進入鶴州之地。李顯一人三騎,足足穿過了五州之地,可只用了一個月都不到,如此可見得李顯這一番之辛苦。
諸多大將隨著李顯入座後,李顯當先舉杯而起,環顧左右而沙啞首嗓音道:“此番楚,吳,燕,齊四國齊犯我邊境,賴諸位將軍辛苦,到得如今能得保我大秦疆土不失,百姓不亂,此皆諸位之功也,諸將軍且滿飲此杯,我等再續後話。”
“末將無能,累及大王四方奔波,請大王治罪。”蒙恬起身而翻然跪倒於地,哽咽著,這般鐵一樣的漢子,此刻卻早已經是淚流滿面。
“請大王治罪。”邊上,諸多將士,此刻亦隨著蒙恬而跪倒於地。
南邊徵蜀的戰事,他們自然也是聽說了,但並不是很順利,若不是李顯親自去,怕是王翦他們此刻還攻不下蜀地的一城。
而此刻,因著鶴州這邊戰事一起,蒙恬一紙求援,咸陽城再無將可派,秦王李顯不得不又親自從蜀地南鄭而馬不停蹄地奔赴於鶴州之地。這中間,橫跨六州之地啊,李顯可是帶傷而四處奔波。
難道大秦,真是無人矣,每一處都缺不得大秦的武穆王嗎?
看著那座於上首處的秦之武穆王,諸將士闇然傷神。
今年的武穆王也才二十一歲,這般年輕的一張臉,此刻,若你細看,卻已經能在他的鬢角處而尋得幾絲白髮。
而或許是因為李顯那般沒日沒夜的奔波勞累吧,雖然他已經沐浴過後,但在那一雙深陷而入的眼窩裡,卻仍然是有著掩飾不住的疲憊之色。
為王者如此,為臣為將者又心有何忍。
他們此刻確是盼望著李顯能狠狠地把他們大罵一頓,罵他們無能,罵他們廢物,這些他們都無所謂,或許,在他們的意識裡,也只有李顯把他們狠狠地罵上一頓,他們的內心之中才會稍微地釋懷一些,那一份負罪感亦會變得輕上一些。
可是,李顯沒有,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卻只是細聲的安慰於他們,安慰他們這些無能的將軍們。
諸將為不能為王分憂而羞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