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武穆五年春二月初二,龍抬頭,歷時近一年之久的東征魏,晉,韓三國之戰,以李斯的一計而開始,而又以李斯的一計而收尾。

結束了這三國十州之地的征戰之後,李顯留下了蒙恬統領魏,晉,韓三國十州之地,帶著李斯,白起,王翦,梁寬及黃泰,方悅等諸多大將而班師回朝,當然,這裡面還包括奚這個人。

當奚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李斯這位秦王帳下赫赫有名的軍師將軍府上家臣之時,奚就明白了這一切的一切。

遂奚正式更名為百里奚,意為志在千里之意。但千、萬這等數乃是王侯將相專用,奚身為家臣,只能用百里這等姓氏。

而隨著秦王李顯班師回朝的還有秦國的二十萬精銳大軍,以及韓,魏,晉三國近六十萬的三**隊。

這三**隊,除了韓庭之外,魏,晉二國之兵馬在與秦軍對戰中,幾乎都沒有什麼損傷,這三國的近六十萬精銳,李顯自然是不能讓他們繼續留在原國當中的,畢竟韓,魏,晉三國新降,若是有禍亂者,再加上這六十萬的精銳,那一時間鬧騰起來,李顯可不想再東征一次魏,韓,晉三國。

所以,把這近六十萬的三國精銳兵馬全部帶回秦國去,這無疑是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

當然,隨著這近六十萬三國精銳兵馬的,還有魏,晉,韓三國的諸多王族成員在內。

他們都是需要跟隨於李顯回到咸陽城以為人質的,道理同上一樣,就因為他們是各國王族,三國新降,李顯不放心他們。

這近八十萬的兵馬,而且是實打實的八十萬精銳,浩浩蕩蕩間,越過函谷關,轉而回至秦國內。

這一刻,對於天下諸侯間的探子們來說,那是何等樣的震撼。

直至三月初,李顯方才帶著三十萬大軍,奔至咸陽城外。而其它的五十萬人馬,為白起帶走了三十萬,轉戰肅州,幫助蕭謹以抵禦蜀軍。而另外的二十萬人則是被王翦帶去了涼州。

涼州有士族作亂,而涼州之地又缺少兵馬,所以此刻,在李顯回來之後,直接就下令與王翦,著他領二十萬大軍飛奔涼州。

對於那些犯上作亂之族,李顯只給予了王翦一個命令:凡犯上作亂者,夷三族。

~~~~~~~~~~~~~~~~~~~~~~~~~~~~~~~~~~~~~~~~~~~~~~~~~~~~~~~~~~~~~!

大秦武穆王李顯東征魏,晉,韓三國大勝凱旋而歸。

當這個訊息傳入咸陽城之時,咸陽城沸騰了。

整個咸陽城的百姓們,不顧這北國春風的凜冽,而是自發的跪於道路兩側,焚香祈禱。

而朝中則是在工部尚書孔慎這位秦朝文官當中官職最高的文臣帶領之下,匯合大秦朝中其它諸部各主事,侍郎等一大批官員,此刻,亦是躬敬地立於東城門外,等待著李顯大軍的到來。

“稟大人,大王車駕已至三十里之外。”探子,此刻就有如流水般,密集地來來回回,向孔慎稟報著李顯的動向。

“大王每行五里報一次。再探。。”揮手打發走這探子,孔慎輕掖了掖身上的紫鶴袍。

孔慎今年年齡並不大,可是,他確是大秦朝的肱骨之臣,是秦王李顯最忠實的大臣,而對於大秦國的百姓來說,孔慎更是一位萬家生佛般的人物。

為秦朝臣,孔慎是紮紮實實地做了幾件大事,好事的。比如引四水以入秦川,讓秦川百姓能豐衣足食,年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