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昨夜一夜時間,驍騎營,光抓拿並擊殺的人數,就突破二萬人大關。

一時間,整個咸陽城內的世家大族,為之一空,而此刻,在這朝會上,一些大小佐官們,更是戰戰兢兢,而再也沒有了往日裡那種老神在在的樣子。

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已經抄家被斬,工部尚書這會兒還呆在金州,正在忙著引洛水之事,而整個朝堂之上的大佬這會就只剩下禮部,刑部,吏部三部的尚書。再加上其它小貓兩三隻。

原本濟濟於一堂的紫袍,紅袍大官們,這一會,卻是少了足足一半以上。

“原戶部尚書袁愧,兵部尚書審貿二人挾持太后,宗正造反,最在不赦,故昨日已為孤就地正法,今二部主事,暫由二部各左侍郎暫代。”朝堂之上,李顯當眾就宣佈了這二位的空出來的位置,暫時由其部下侍郎暫代之。

然而,就在這時,臺下確有一人冒然站了出來高聲唱道:“稟大王,老臣戶部右侍郎陸往,因年事已高,為戶部右侍郎位,頗感力不從心,特請大王恩准老臣,告老還鄉。”

“準。”沒有半分猶豫,李顯直接就準了這老頭之所奏之事。

“臣工部左侍郎冷同,亦肯請大王恩准臣告老還鄉。”

“臣工部右侍郎於昌,肯請大王恩准臣告老還張。”

李顯打眼看去,這部出來的工部左右侍郎兩人,年最多不過四十五六,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然而,此刻,在那陸往的帶領之下,這些傢伙竟然一個二個都跳出來,說要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呵。。。。看來是這些世家大族們還不死心啊,李顯在心底裡暗自嗤笑之餘,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只點了點頭,送上一個準字。

抬眼看了看身後還有數名官員,亦是在那蠢蠢欲動的樣子,李顯索性道:“誰有哪位大臣,自覺已經無法勝任,而要告老還鄉者,皆站出來。”

譁一下,李顯這話可不得了,朝堂之上,除了那三五個年富力強的官員加上蕭謹,馬起等驍騎營的十數員大將之外,其它官員,是全都站了出來,跪在地上以頭叩地道:“臣等自覺能力有限,不足以勝任,遂請告官還鄉。”

“準。。。”沒有給這些人半點解釋,李顯確只送上一個字,準。。。說罷,卻是一甩袖擺,就起身往後面走去了。

“啊。。。。”朝堂之下,那跪滿一地請求告官還鄉的大小官員們,其中有些人,已經是忍不住驚撥出聲。

這個,這個結果好像與他們當初預計的不一樣啊。

當初他們是仗著法不責眾的想法,而想著以諸大臣在早朝之上全部辭官為脅迫,而逼李顯能就範,答應他們某些條件來著。

畢竟,不管是哪個朝庭,這總是需要人來維持不是。

沒有人來當官,再好的體制,你那也是運轉不下去啊,他們當初就是抱著這種李顯不敢把他們全部辭掉的想法,才會如此膽大妄為的。

可是,很意外,李顯是連考慮都沒有考慮的就全部恩准了這些人的話。

一下子辭掉了整個朝堂之上,足足有九成九的官員。

這卻是讓那些準備算計李顯,看李顯笑話的世家大臣們,是感到大大的失算了。

此刻,在這一群人當中,有個別幾個中年官員,此刻已經是開始在暗暗後悔了。

要知道,他們能爬上現在這個高位,那都是混了多少年,才算是混出來的一點名堂,其中的艱辛和困難,那是連他們現在想都不敢再去回想的。

可是,如此艱辛,困難的爬上現在這般個高位,確因為自己圖一時之快,義氣用事而就這麼的失去了。

失去了,可能就永遠的失去了。

從此以後,他們就已經不在是那人見人怕的官老爺,而只是一個連大戶人家都不如的小富之家了。

這其中的差距,那是可想而知。

~~~~~~~~~~~~~~~~~~~~~~~~~~~~

第四更到啦,驍騎營也是順利入城,鮮花歡迎有木有????票票歡迎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