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愛卿平身。”此時的李顯,年雖只有十六,但經得這數場大戰之後,原本那一絲青澀,早已是退去,換回來的確是一副飽經滄桑的面孔。

那如劍一般的銳利眼神,那如鷹揚般的插天眉,因著領軍在外而被風沙吹得有些乾燥的臉龐,卻是稜角分明,只如刀削斧砍過一般,威嚴而不失英武,再配上那一身大黑色的九蟒戲珠袍,纓絡珠冠,此帝王之風彩,任誰見之亦是要威服三分。

“恭賀大王,大王武功蓋世,僅憑萬餘神兵,剷除我大秦一毒瘤,而此戰之經典,大王之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大王之名,足以標榜史冊,名垂千古矣。”

不管是在什麼地方,什麼場合,拍馬屁的人,永遠都不會少,只是有的人拍得高明些,有的人確拍得露骨些而已。

像現在這位,這馬屁拍的,確是有些露骨了。

李顯仔細地把這位給打量了一番後,以記住這位叫不出名字的大臣的長像,然後方才對著這位仁兄點頭示意,表示自己已經知道後,才把頭轉向工部。

“羅愛卿,如今已經是春盡而夏初,天下萬物正是一片翻新,天下萬農以待春耕夏種之時,確不知羅愛卿對於我大秦之夏種有何章程建解?”

原司空羅際,轉封為工部尚書一把手,坐管天下水利,屯田事項,而如今這大秦國經得上代武昭王李思及上上代大秦國開國皇帝李密的連年征戰,這大秦國的民事上,早已是爛得一塌糊塗。

可是,打仗打的是什麼?打的是經濟,打的就是後勤,沒錢沒糧的,誰給你去打仗。

可是,錢糧這都需要農民去從地裡種出來,如今天下大亂,唯從李顯上位後,這大秦國才逐漸有點安定下來的樣子。天下萬民思安,自然是想著能刨刨地,種點糧食出來過過小農日子的。

倫著李顯這,自然是需要好生問過工部才行。

見得李顯問起,這位工部的一把手,羅際羅尚書施施然出列道:“回大王,此等瑣事,老臣以為,自可按原路走就可以,無需更改,徒增麻煩。”

那啥,他羅際原本可是當朝一品的司空大人,如今被際為個正三品的尚書,雖然權力上仍然跟以前一樣,上頭也就一個皇帝管著,可這年頭,誰知道啥時候這位武穆王心情好了,把那個什麼尚書省,中書省,還有個什麼門下省給開張了呢。

那樣一來,頭上一下子就壓著三位頂頭上司了。

換著任是誰來也會如羅際這般不高興的。

再說了,他當上這司空,原本在李思手上,也沒著什麼事情可做的,幾乎也就是擺個樣子而憶。

當初那武昭王李思一門心思就是想著徵兵,煉兵,打仗,擴充國土面積,沒錢沒糧了就去搶別人的。哪會去管國內民政如何?

而設這麼位司空,純粹也只是位了擺個樣子,對於武昭王李思來說,完全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只是,李顯顯然並不知道這些,當初他也是想著這位能當上司空,總管天下水利,屯田之事,對於民事這一方面,總歸是有些強項的,所以才會把這位給頂上工部尚書的位置。

這會兒倒好,這位老兒,竟然跟他說這等民生大事都是一堆瑣事,完全可以一切照舊,無需更改的。

這。這個,你說這叫什麼事兒啊,這都什麼人啊!!知道的還說會說聲公道話,說是李顯礙著前代秦王他哥武昭王的面子,不好在他哥剛死不久就急著換一朝臣,不知道,還以為他李顯是個睜眼瞎呢,連這種貨色也能頂上個大司空的位置,如今更好,還把他安在工部一把手上。

他孃的,老子要是不把你們這種廢物全給送進養老院,咱李顯就倒過來叫你爹。

此時的李顯,那一雙虎目裡,瞪著這一號子老不死的,幾乎是都快要噴出火來。

~~~~~~~~

呼呼!!!第三更總算搶在12點之前完成。。。睡覺去嘍!!!!行位晚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