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人周到向四周觀察了一下,指著不遠處半山腰上的一座寺院,對解差軍官說:“解差大人請看,前面有座寺廟,是否可到此打尖?”

軍官順著周到所指的方向看了看,又回頭環視了一下隊伍。

只見眾人俱已東倒西歪的,顯出了疲態。

眾人眼巴巴的看著解差軍官,似在等他下令。

軍官又回頭看了看那座寺廟,似乎還是猶豫不決,難以定奪。

無怪乎他難以定奪。

只因在這一路上,眾多殘寺破廟裡盡盤踞了些強盜土匪,專幹些殺人越貨、攔路搶劫的勾當。

其時,大宋偏安長江以南,為應對北方遼、金、西夏三國的連年侵犯,軍隊早已疲於應付,根本無暇南顧,以至南方匪患不斷,百姓苦不堪言。

“不用怕!”

聞聽此言,眾人驚詫,紛紛回頭去看,只見趙汾捧著本書在看,也不抬頭。

只聽他接著問道:“大人可知此地離建寧府尚有多遠?”

“不遠,兩、三日行程。”軍官答道。

“那就是了,既然不遠,官軍也肯定離此不遠,大家且看這寺院,並無破敗之象,不似那等破廟,若我未猜錯,想必這寺裡香火正旺。”說著,趙汾抬起頭,看著遠處的寺院。

眾人對這位小少爺最近一月的變化既驚訝又感佩。

軍官仍是半信將疑,並不答話,只一個勁的瞧那寺廟,兀自在心裡盤算。

“大人若有疑慮,不妨先派人去打探一番,豈不妥當?”趙汾繼續說道。

“對呀!大人何不派人先去打探打探,豈不知曉了麼?”眾人俱贊同趙汾的主意。

解差軍官尚未有良策,便只好應允了,即派了兩個機靈的解差去探查此寺廟之狀況。

眾人仍在原地休息,暫且不表。

且說這兩個解差。

為便宜行事,他二人換了身破舊的平民衣裳,未沿正路行走,卻鑽入密林,悄悄的摸了過去。

只一盞茶的功夫,二人便摸到了離寺廟較近的一處樹林中,爬上一棵老樹,藏在繁枝茂葉裡,悄無聲無息的觀察這寺裡狀況。

二人觀察了一陣,感覺寺裡並無異常,便從樹上下來,移步至山門口。

但見是一座古剎,匾額上寫著三個鎏金大字:“德興寺”。

牌坊兩側有一副楹聯,乃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二人能識得幾個字,看了看,讀了讀,似乎明白卻又說不具體,便不理會,且再移步往山門裡走去。

寺裡頗安靜,止有三兩個來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