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上門不知是有何事?”

客廳內,司雯倩給眾人上完茶退出去後,史文麟就直接了當的問姜皓的來意。

“也沒什麼事情,就是聽說史二公子從大理寺出來了找你聚一聚。沒想到你從家裡搬出來了,就過來拜訪一下,認認門。”姜皓笑呵呵的說著。

“就這麼簡單?”史文麟有些不相信。這麼多年來,他還是第一次遇到不嫌棄自己這無賴性子的人主動過來交朋友的。

“就這麼簡單!說實話,我可是很羨慕二公子你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性子!不像我,做什麼都要思慮再三,權衡利弊!活的很累!我可是非常羨慕二公子的灑脫勁兒。和你一比,我這活的還真沒什麼樂趣可言!”姜皓有些自嘲的說著。

史文麟有些詫異地看著姜皓,這可和他之前見到的那個風度翩翩但滿懷心事的忠順王世子不太一樣啊,怎麼就這麼輕易的和自己吐露心聲了?忠順王世子這麼的“單純”嗎?這可和他想的皇家子弟不太一樣啊!

不過,史文麟再一想,自己也沒有什麼別人可圖的。要錢,就一百兩!沒官職在身,自己又是個男的,貪圖美色也說不上!呃,就算姜皓喜好男色,自己長得也不漂亮啊,和他爹養的那些戲班子沒得比!

或許,人家真就是單純的找自己交個朋友?!

“既然如此,世子也不用二公子二公子的叫我了,直接叫我名字就好。總是二公子二公子的,我聽的不太喜歡。”

史文麟總感覺別人叫他二公子是在罵他。總是想回罵:“你才二公子呢!你全家都二!”

“那文麟兄弟也別世子世子的叫我了,叫我名字就好。”姜皓笑呵呵的說著。

“文龍兄弟是什麼時候回來的?”姜皓又對史文龍問到。

原本姜皓他們這一圈子裡就是以他姜皓,藺家的藺玉誠,孫家的孫睿和史家的史文龍這四人為核心的。

“我也是今天才回來的。原本我也是要去找你的,現在你先過來了倒是省得我多跑一趟了。”史文龍對著姜皓說到。

“哦,難得你會主動找我,是有什麼事情嗎?”姜皓好奇的問著。

“嗯,我這次回金陵是金陵那邊的史家出事兒了,事關吳王,甄家,和鹽!”史文龍臉色嚴肅的說著。

姜皓也是收起了笑容,一臉正色的看著史文龍。

史文龍繼續說道:“在甄家的幫助下,江南的鹽務已經完全被吳王掌控。吳王每年都要扣留一半的鹽自己私賣給鹽販,江南的鹽務糜爛,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金陵史家那邊就是因為礙了吳王的事兒,被弄得差點家破人亡!”

姜皓的臉色變得很是難看了。

對於吳王,史文麟也是有耳聞的。

吳王是太上皇最小的兒子,如今也不過才二十歲出頭。對此,史文麟也是挺佩服太上皇的。六十多歲了還能生孩子,還真是寶刀未老啊!

吳王姜巍是太上皇老來得子,自然是非常的受寵的。受封金陵就能看出來。

金陵不僅是大明的南都,也就是陪都。金陵同樣也是大乾的陪都。因為姜太祖就是在金陵黃袍加身的,一直打到北京城後又遷都北京的。

遷都北京還是因為姜蠡對大明的天子親自守邊十分的贊同和欣賞。姜蠡的黃袍加身和趙匡胤不同,他的黃袍加身完全是由姜禪一手策劃的,他事先完全不知情。

所以,大乾剛剛建立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很亂,因為姜蠡根本就沒想過建立政權的事情。姜禪把事先擬好功勳錄呈給他的時候,姜蠡差點沒忍不住一刀劈了這個逆子。

直到死前,姜蠡還對自己亂臣賊子的身份耿耿於懷。或者說,被迫造反也是讓他心神抑鬱舊傷復發的罪魁禍首之一。

姜蠡並沒有什麼野心,也沒有什麼雄心大志。但架不住他獨生子姜禪有啊!而且,姜禪還是個特別有能力有手腕的人。

姜蠡的手下明面上是忠於姜蠡,實際上大多數都被姜禪拉攏了。比如,四王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