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聞欠餉(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三府在經濟上又是互相獨立的。呃,也不算完全獨立,只是各府管各府的賬。保齡侯府和忠靖侯府都是史文麟幫扶著才有了各自的營生的,也有和史文麟一起合作的買賣。
這種情況在大家族中並不罕見,賈府也不是東西兩府嘛。不過他們要比史家更分散一點,畢竟他們兩府傳了三代了,關係遠了一些,但兩府還是守望互助。而且,一個是鎮國國公府,一個是輔國國公府。
賈家兄弟倆都是以戰功封公爵的。但公爵和其他爵位不同,國公是分等級的。
弟弟賈源是鎮國公,降級就是輔國公,也就是賈代善,賈代善襲爵也是榮國公。再然後就是賈赦,一等將軍。
賈代善是世襲了國公還有一個佐證,就是張道士和賈母探話時說,寶玉和國公爺是一個稿子的。賈母也說,這些孩子中只有玉兒像他爺爺。
寶玉的爺爺是誰?不就是賈代善嘛!
哥哥賈演是輔國公,子賈代化世襲一等神威將軍,任職京營節度使。
原著裡,賈珍給賈蓉捐五品龍禁尉時寫了個簡歷,官職一段是這樣寫的:“曾祖,原任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祖,乙卯科進士賈敬。父,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賈珍。”
賈代化和賈赦一個等級的爵位足以說明賈源的國公是比賈源高一等的國公。
這也應該是賈家分化的比較大的願意之一。兩家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作為族長一脈的寧國府比榮國府地位低,能不分化嘛!
史家就沒這個問題了,史鼐世襲的是保齡侯,三代人了,爵位一點沒降,史鼎還被封了忠靖侯。這史家怎麼看也不像是敗落了,只能說是不會撈錢。
畢竟,榮國公一年的俸銀七百兩,碌米七百石。寧國公一年的俸銀五百兩,碌米五百石。
侯爵嘛,那肯定是會更少的。不會賺錢,家裡肯定拮据了。也就是所謂的敗落。但這只是經濟上的敗落,在政治上可就不一定了。
窮的叮噹響的高官也不是沒有。唐代的時候,就有個丞相盧懷慎,死後家裡連給他買棺材的錢都沒有。還是好友湊錢給他買的棺材下葬的。唐玄宗打獵從他墓前經過談及他,潸然淚下。
當官不會撈錢,不丟人!
史家的侯爵傳了三代還多了個忠靖侯,足以說明史家並不想他人想的那樣敗落了,只是窮而已。
史鼐和史鼎兄弟倆都是侯爵,並沒有像賈家那樣弟弟那房比哥哥的地位高。兩人又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關係很近。只要沒提分家另過,那就是一家人。
史文麟雖然也是侯爵,但史鼐是他親爹,他敢和史鼐擺架子嗎?不找抽呢嘛!而且史文麟也沒說過分家另過,所以保齡侯府府上的人都叫史文麟二爺,護國侯府府上的人都叫史鼐為老爺。
史文麟從自家調個人不叫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