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要獻身的鄭姜(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這陣前換帥是兵家大忌!”
御書房內,姜巒皺著眉頭對著姜巒說到。
姜巒竟然要把史文麟召回京城來,這可不是什麼明智的事情。
“王叔誤會了,從京城到安南需要兩月之久。等人到了地方,安南的戰爭也該結束了。我讓史文麟去瓊州本就是讓他重建南海艦隊的。艦隊重建完畢後,我就把他召回京城。
只是沒想到,一年多的時間,他就讓南海艦隊重新有了戰鬥力,他繼續待在瓊州的意義不大了。
而且,他對瓊州的建設你也看到了,能讓蠻荒之地的瓊州在這麼短的時間就煥發了新面貌,把他繼續留在瓊州是屈才了。
相比較他在安南戰爭中的軍功,我更看重他在瓊州的治理功績。大乾不缺打仗厲害的人,缺的是能讓大乾煥發生機的人!
王叔,這兩年大乾的變化你也看到了,那些官員和各地的世家大族、鄉紳土豪們貪婪的攫取一切利益。
百姓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史文麟在全國各地釋出了一條移民的新聞竟然有了近百萬人自發前往瓊州!可見百姓們的生活會有多困苦了。如果能活下去,誰會願意離開故土呢!
史文麟能讓瓊州這邊疆的蠻荒之地變得生機勃勃,定然也能讓大乾也變得越來越好。
所以,讓他回到京城來比讓他就在南邊對大乾更好!對大乾的百姓也更好!
只要百姓能安穩幾年的時間,我就能騰出手來把那些貪官汙吏和為非作歹計程車族鄉紳們給收拾了!”
姜皎這些的太子也不是白當的,大乾的問題他早就看透了。因為姜蠡對大明的那種特殊情愫,讓大明的很多遺毒未被清理。
大量的鄉紳士族被沒有什麼損失,這雖然讓大乾的建立有了很多的助力,但土地資源沒有再分配,讓百姓的處境就困難了許多。
姜禪、姜嶽和姜皎這三代人都想把這個問題解決,但困難很大,一直到如今也沒能去動這塊大蛋糕。
姜巒聽了姜皎的話後沉思了下來。
“陛下,您想要讓誰去安南接替史文麟?東籲和安南聯合起來對抗咱們大乾,就是不想讓大乾的勢力伸進他的後花園裡面。就算求和了,也會搞事情,戰爭隨時都會再次爆發。”姜巒對著姜嶽問到。
姜巒還是傾向於讓史文麟在安南待幾年,等安南那邊穩定了再把史文麟調回來。反正史文麟還年輕,有的是時間為大乾做貢獻。
但是,姜巒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姜皎的身體狀況,他不太可能像他父親和爺爺活的那麼長久。
姜皎能感覺到自他登基以來,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這都是累出來的!但他並不捨得放下手裡的權力,他寧願累死在皇帝這個位置上,也不願意像他爺爺和父皇那樣退居幕後。
朝廷有一個太上皇就已經夠了,不需要再有個無上皇!一國三君,聽誰的?他父皇願意支援他,但不一定原因支援他的兒子。
姜皎自家人知自家事兒。如今的太子,並沒有成皇的資質。況且,算了,還是不提了。
所以,姜皎想在他活著的時候來拼盡全力的來完成他的抱負。至於他死之後嘛,想必他的父親要比他活的時間長,會替他解決身後事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