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復臨高(第1/2頁)
章節報錯
瓊州城被鞏固好了之後,史文麟就開始了在瓊州的平叛之旅。
臨高縣符枯,文昌縣王鳴,這倆是被史文麟率先攻擊。
誰讓他們倆一東一西離瓊州府城最近呢。
離得最近的澄邁和定安都沒有多耽擱什麼時間,史文麟前腳進了瓊州城,他們後腳就過來請降詔安來了。
臨高縣北邊的海上,史文麟率領艦隊停駐在了這裡,並且讓手下打旗語讓對方開門投降。
就這小縣城的城牆,兩輪炮擊就能轟塌了。史文麟不太相信臨高縣的人會頭那麼鐵,跟他死磕。哪怕,臨高縣做主的是那個造反派符枯。
可讓史文麟沒有想到的是,那個符枯就是頭鐵!完全無視了史文麟的招降,一副死磕到底的樣子。
“爾瑛璋,給我用迫擊炮對準城門樓子,把那個癟三給我炸碎了!讓海俊也靠過去,讓對方知道知道什麼叫炮彈齊飛!我要看看天上掉炮彈,地上還有火炮轟擊是個什麼樣的場景!”
“是,大人!”
七艘戰船,每艘戰船都有三十六門火炮,一側就有十八門火炮。這種火力在這個時代是世界第一的!
畢竟,這個時代的技術並不能造出支援動不動就八九十門甚至上百門火炮的戰列艦。
一味的堆火炮,船體受不了的話,幾輪炮擊下來,船自己就解體散架了。
如今的戰船,還是大乾在幾十年前和西洋人打了場海戰吃虧了之後,研究造出來的。趕走了西洋人後,就沒有繼續研究下去。
大乾的想法是,夠用就行了,沒必要大力發展,海上又不能住人種糧食。沒必要“過度”發展海軍,陸軍強大就可以了!
要是沒有幾十年前的那次海戰,大乾連三十六門炮的炮艦都造不出來,能有個十幾門炮的船就不錯了。
史文麟腦子裡倒是有最原始的戰列艦解析圖,但沒有具體的資料。想要造出來,需要時間和實踐。這得在平叛之後,才能做。
事實證明,能對抗火炮的就只有火炮!
這臨高縣城也就是不緊靠著海邊,史文麟他們只能在文瀾江上炮轟縣城。這要是臨海,艦隊一字排開火炮齊射,那場景肯定很壯觀!
史文麟突然有些理解新中國成立時選擇首都時,為什麼經濟更發達的上海落選了。
要是上海是首都,美國佬把艦隊開過來,太特麼窩心了!首都直接在人家的炮火範圍之內了!
一輪炮擊之下,臨高縣東邊的城牆就被轟塌了,連同城門樓子一起塌了。
“這狗東西,命還挺大!”
史文麟用望遠鏡看著臨高縣這邊,那符枯竟然沒死,此時帶著幾十個護衛騎著馬向南逃跑了。
“進城,接管臨高縣!”
戰鬥從開始到結束連兩刻鐘都沒有,一輪炮擊之後,符枯逃跑,守軍投降。這是史文麟打的最輕鬆的一場戰鬥了。
之所以贏得這麼輕鬆,科技碾壓是一方面,叛軍無戰心也是一方面。
史文麟的三剿三撫戰略還是非常的有用的。瓊州上下,皆無戰心更無戰意。
加上不久前史文麟在瓊州城舉行了審判大會,把那些欺壓百姓的貪官汙吏和鄉紳們都當眾給砍了腦袋,讓瓊州人對史文麟很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