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第一場策問結束後,參加武舉的人神態各異的出了考場。

今年的策問和往年的不太一樣。往年都是考兵書上的知識,而今年是實事策問。這樣那些把兵書背的滾瓜亂熟的考生們有些不太適應。

但肚子裡有貨就不怕,那些瞭解邊疆事宜的人很快就根據自己所知的情報作答了。

而那些不太關心邊疆實事,把時間都用在背兵書上的人就慘了。只能根據考題上的隻言片語的情報來作答。

大部分人選的都是北面的韃靼和瓦剌。對付韃靼和瓦剌,有經驗!

像是史文麟把全部的都答了一邊的人,除了他自己外就沒有別人了!

剛出考場,史文麟就看到了自家的馬車。馬車內的賽乃慕也是對史文麟揮著手。

史文麟是這次武舉最年輕的考生,很好認的。

武舉和科舉不一樣。武舉很少有年少之人能參加,一般都是成年人。

那些實力不濟的,在鄉試、縣試時就被刷下去了,根本到不了京城參加武舉。

就算是和史文麟一樣,是官宦勳貴子弟,有入場券,直接參加武舉。但除非是天賦異稟,不然是不會在身體沒有完全長成之前就參加武舉的。

科舉靠的是腦子,武舉靠的是身體!

“你怎麼來了?”史文麟鑽進馬車對著賽乃慕問著。

“我在家待不住,就過來了。文麟哥,考試怎麼樣?還順利嗎?”賽乃慕笑著問到。

“還好吧,好像有點跑題。不過只看我前面的回答,中規中矩。我的軍法戰略作答都是用正不用詭。沒什麼出奇之處,但勝在穩妥。”

可不穩妥嘛!軍隊是走一路,修一路。打到哪,路修到哪,每隔二十里還有碉堡。

就因為這,史文麟還想著把水泥也給弄出來。就算朝廷不採取自己的戰略,水泥的生意也能做起來!

“文麟哥,你不用緊張,我相信你肯定能過得!”賽乃慕對著史文麟說到。

史文麟和賽乃慕是高高興興的回家了。謄錄院內,拿到史文麟試卷的人都要罵娘了。更可氣的是,他還不知道該罵誰,試卷是糊名的,他也不知道這是誰的試卷。

別的考生一張就寫完了,有的連半張都不到。他拿到的可好,足足七張紙,真是有夠倒黴的!

天色以黑,各個考官們也是開始審閱起試卷來。

拿到史文麟試卷的是兵部左侍郎李戚桂。一看有好幾張答題紙,李戚桂還是有些期待的。然而,史文麟前面寫的中規中矩。穩紮穩打,利用先進武器碾壓敵人,再用豐厚國力在草原上紮根釘子。

看到這裡的時候,李戚桂是下意識的有些不喜的。太耗費國力了,而且也沒有什麼亮眼的軍略。

然而,越往下看李戚桂越感覺到史文麟不是要打贏一場戰役,這史文麟是要打贏一場戰爭!

尤其是那句“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不賺錢的戰爭是敗家子行為!”讓李戚桂眼前一亮。

雖然話是糙了一些,但其中的道理還是讓李戚桂很贊同的!

受儒家君子喻義不喻利的思想影響,朝廷打仗很少有把經濟利益放在明面上的。贏了就贏了,讓對方臣服就完事兒了,很少有要賠款什麼的。

史文麟不僅提出了要錢,還提出了戰後怎麼攫取利益!

而且,還把怎麼治理草原,對韃靼人和瓦剌人的政策和分化跟挑撥的策略都寫上了。

不說寫的有多麼好,光是這份格局就比其他考生大了不少。

別的考生是為了打贏一場仗,而史文麟是奔著開疆擴土去的!

隨後,對葉爾羌汗國和吐魯番汗國的策略也是一樣,最終是開疆擴土。

對烏思藏的經濟戰策略讓李戚桂看的不明覺厲。一句話,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