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年味兒還未散去,大乾就已經開始了披白。

年前太上皇染上了風寒,本來不是什麼大病。但太上皇年紀太大了,雖然有御醫寸刻不離的伴架,但還是沒能把太上皇救回來。在正月二十三這一天,太上皇龍馭賓天了!

大乾皇帝姜嶽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直接笑(劃掉)哭出了聲!喜極而泣,呸!萬分悲痛的就擺駕前往大明宮!

太子姜皎也是欣喜,咳咳,是悲傷過度,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跟著太上皇一起走了。

待恢復一些後,也是緊追慢趕的和皇帝陛下前後腳的趕到了大明宮!

“父皇!”

姜嶽剛進姜禪的寢宮就哭喊著跑到了姜禪的床頭。

“皇爺爺!”

太子姜皎也是淚流滿面的跟了過去。

屋內的太監宮女們也是跟著哭了起來。

父子倆“悲痛”不已的痛哭著,太上皇的駕崩讓他們,可~盼來了!兩人都差點沒能維持住表情笑出聲來。越哭,越不像哭,而是越來越像笑了。

夏守忠趕緊對著其他伺候的太監宮女們命令道:“你們都出去吧,讓陛下和殿下好好和太上皇待一會兒。”

太監和宮女們遵命,都退了出去。

見人都退了出去,姜嶽也不裝了,擦了擦眼淚對著夏守忠說道:“守忠啊,這些年辛苦你了。”

“陛下,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夏守忠恭敬的說著。

姜皎震驚的看著姜嶽和夏守忠兩人,這夏守忠不是對皇爺爺最為忠誠的大太監嗎?怎麼,和父皇這麼熟悉?還有,父皇口中的這些年辛苦你了是什麼意思?夏守忠口中的都是奴婢應該做的又是什麼意思?自己怎麼糊塗了?夏守忠幹啥了?

姜嶽能在一眾兄弟們中保住皇位能是個一點本事的人都沒有的嗎?太上皇那麼寵小兒子姜巍,為什麼不把皇位給小兒子,而是給了大兒子?

除了姜嶽是當了多年太子外,夏守忠才是最關鍵的人物。

當初姜禪的確是動了把皇位傳給姜巍的心思,因為姜巍長得最像他!而且脾氣和性格也像!就是,姜巍沒有他的本事。

面對一個處處都像自己的兒子和一個犯了錯誤和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生的病秧子長子,姜禪心裡的天秤向姜巍傾斜了。

但就在一次姜禪對夏守忠問道:“朕的這些孩子裡,誰最適合接替朕的皇位?”時,夏守忠說了這麼一句:“太子殿下身體不好,吳王殿下最像您,各個方面都像!”

姜禪會問夏守忠這個問題,足以說明姜禪對夏守忠的信任和看重了!

而夏守忠能被姜禪這麼看重和信任,沒點本事也是不可能的。他雖然不是權傾一時的大太監,但他也絕對是能干涉朝政的。

而他干涉朝政並不像歷史上其他太監那樣仗著皇帝的信任親自下場。他是利用太上皇對他的信任,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引導姜禪來達到目的。

比如,他想讓那位大臣下臺,他不會直接在太上皇那打小報告,甚至都不會在太上皇那提。他是會一直忍耐,直到太上皇問起他有沒有哪個大臣的最新情報時,他會九真一假的加點私貨。

年紀大了的太上皇看奏章什麼的都費勁,都是夏守忠念給他聽。錦衣衛的情報也是如此。

所以,夏守忠才會能夠“大公無私”的打擊報復別人。太上皇還察覺不到,還以為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本意!

別看夏守忠回覆話好像是在說:“太子不行。身體不好,接不了您的位。吳王好,那那都像您!”

實際上,就是這些話讓姜巍失去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