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方指著空:“這些銅錢不會無緣無故掉落下來。你身上一定有王錢吧。”

“啊?”我很驚訝,盧方沒看到我拿王錢,導致古錢朝拜的情況。這樣看來他對這種五帝王錢一定非常地瞭解。

“很意外吧?因為我也有一枚五帝王錢。”

聽到這個,我果然提起了興趣。爺爺讓我去收集家傳的五帝王錢,可我至今只有一枚永樂通寶。其餘四枚,別說找到,聽都沒聽到過相關的訊息。(ps:之前發現的那一枚在爺爺確定後並不是王錢。)

“你也有一枚?哪呢?”

“不在我手裡,在我兒子手裡。當時我帶著妻兒離開這裡,遠走到一個叫盤龍崗的地方安頓下來。我臨死之前將一枚開元通寶留給了我兒子。”

“開元通寶?”我想了一下問道:“可是唐太宗時期的銅錢?你說是王錢,也就是說這枚開元通寶是唐太宗李世民佩戴過的王錢?”

盧方點頭說是。

開始的時候我很興奮,終於知道了其中一枚王錢的下落。可是轉念一想,不太對勁。

爺爺說這些王錢,是我們的祖上很多都是御用相宅師,得到賞賜之後,便跟皇帝請賜的王錢,這樣一直儲存了五枚。但是這些王錢是在幾十年前破四舊的時候遺失的。而盧方說他將那枚王錢留給他兒子卻已經將近百年了,時間根本不可能對上號。

我笑了笑:“這王錢我也知道一些,你確定你那枚是真的開元通寶嗎?”

盧方堅定地點點頭:“當然是真的。”

我搖搖頭:“那就奇怪了。我們家也在幾十年前遺失了開元通寶。而且那王錢是從唐太宗那裡請賜的。難道這世上還有兩枚開元通寶不成?”

盧方聽我說完就是一愣:“你是說你們家也有一枚?”

我點點頭。

“真是機緣啊!小兄弟你說對了,這世上還真的有兩枚開元通寶。”

我冷笑了一聲:“開玩笑呢吧?”

“你看看我,現在距離魂飛魄散很近了。你認為我有心情跟你開玩笑?”

“那你說說。為什麼會有兩枚開元通寶?”我問道。

“你可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是誰?”

我點點頭:“這個我倒知道,人稱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善於進諫,去世之後,李世民稱皇后“每能規諫,補朕之闕”。李世民都承認皇后能夠彌補自己的過失,可以說是一位賢后。”

盧方說道:“如果你見過開元通寶,就會發現有的開元通寶背面有一縷掏文,仿似一道女人指甲的痕跡,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我搖搖頭,表示並不知曉此事。

盧方接著說道:“唐高祖李淵稱帝后,在武德四年七月宣佈廢止隋五銖,發行唐朝的新錢“開元通寶”,並卻特許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可以各鑄三爐。而當時負責鑄造開元通寶的歐陽詢在進上蠟樣給秦王時,彼時的秦王妃日後的長孫皇后在觀賞時無意中留下了一掏甲痕。就這樣,帶有甲印的蠟樣被翻成錢模,再鑄成錢,鑄好的錢背就留下了一道月亮形狀的指甲紋,也就是後來的開元通寶背月錢。後來秦王登基後,特鑄了兩枚王錢,一枚自己佩戴,王錢上有金線龍紋,另一枚讓長孫皇后佩戴,王錢上有金線月紋。兩枚銅錢放到一起稱,金龍拜月。”

我聽盧方講起這王錢的典故,真的很長見識。

盧方又說:“五帝王錢,其他四枚,皆以王為尊,而開元通寶卻是不同,在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為了彰顯皇后進諫的功績,特敕令王錢以後為尊,以王為輔。所以真正的五帝王錢中的開元通寶,不是王錢,而是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