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拍賣會如期舉行。

伴隨著,拍賣師登場之後,這種變相交流的現場,就開始寂靜下來。

各自回到了座位上。

拍賣師的助手也登臺,開始將拍品透過了捧盤呈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一些拍品會給不少有意的人,提供一定時限的觀摩時間。

這種屬於委託人以及拍賣人在拍賣前,宣告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品質的拍品,這種拍品就是傳說中,許多古玩圈裡喜聞樂見的撿漏、打眼環節,因為這種拍賣標,往往會出現打眼和撿漏的可能性。

有參加過拍賣會經歷的人都知道,拍賣法上有明確的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宣告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者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所以,一旦在拍賣會上,購買這類東西的人往往就只能算自己打眼了。

同樣也這給了許多無良拍賣公司作為規避責任的藉口,甚至是與買家聯手做局‘假拍’,坑害一些買家。

只要喜歡拍賣的人。

哪怕沒有參加過拍賣會的人,多少也會知道一些‘假拍’的常識——

一、拍賣假贗品。

二、拍賣公司刻意抬高評估價,以收取高額佣金。

三、委託方、拍賣方和受買方聯手做局製造‘天價’成交額。

膽敢參與這種競拍的人,不是愣頭青,就是對自己的眼力有自信,打算在這上面來撿漏一波。

當然,結果誰坑誰就不一定了。

大多數經常參加拍賣會的人,往往都會選擇更加穩妥的方式。

那就是買下拍賣會上,拍賣行一力擔保的真品,這種拍賣品才是真正的有保障,倘若是贗品,拍賣行將會進行賠償。

這種拍賣品也是許多收藏家爭搶的物品。

這樣的情況也往往導致了拍賣的物品,會高到一些普通人望洋興嘆的程度。

思路客

……

兩種型別的拍賣品,往往都是交替著進行拍賣。

拍賣師將現場的氣氛烘托得很熱鬧,蘇大鵬看到了前面的托兒甲、托兒乙,出價了幾次,也還讓他們拍下了幾件物品。

但這並沒有讓他修改托兒身份的印象。

他同樣也出價了幾次,完全就是湊湊熱鬧,價格都相對的比較低,類似的物品想要撿漏完全沒什麼機會。

純粹就是他無聊的玩起了參與感。

當然,蘇大鵬不會直白的告訴別人,他只是不想無聊的坐著發睏,所以他索性就這樣打發時間。

相反在他競價之後,大多數不認識他的人,都不會給他面子。

往往他喊了幾次底價,結束了之後,價格就已經提高了很多,這些價格也超出了所謂的市場價。

蘇大鵬並沒有想要收藏,因此他也不會繼續跟進。

他的行為,無意識加快了拍賣會的程序,最後壓軸、壓臺的重寶紛紛亮相,壓軸品正是‘元傳國璽’,壓臺的拍品是蘇美爾文明的一份泥板文書。

據說上面的內容與第一個自稱‘盧迦爾’的‘烏魯伊尼木基那’有關。

只不過楔形文字需要翻譯,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蘇大鵬也大概知道了,這是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