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蕭淺淺過完了生日之後,三人著實是過了一陣兒無事可幹的安生日子。

哦,墨非白不算,畢竟他事實上也不是很“安生”,畢竟他的另一具身體此刻還在批閱奏摺。

自打大將軍李明道莫名被幹掉之後,圍城的那些軍士無處可去,當朝太僕三言兩語便解了圍困。

五日前......

城外的軍隊多是李明道曾經直接統御的軍隊,大都是些驕兵悍將,且崇尚強者,李明道死後,可以說是群龍無首了,沒有當即譁變已經算是軍紀嚴明瞭。

“諸君不必慌張,朕自去勸他們改邪歸正。”墨非白兀自笑著,似乎根本沒有將城外數十萬大軍放在眼裡。

他的口才還是很不錯的,他相信只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外面的這些軍隊絕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唉,看來帝京附近有別的軍隊還是不靠譜啊!

可是他本來是打算好好跟那些“叛軍”的將領好好商量一下的,可落在幾位“清楚”他的“底細”的大臣們看來就不是這個意思了。

聖君是上古大能轉世甚至有可能是仙人的存在,相比一向都是說一不二,這些軍隊竟然幹出這種事情這讓聖君面子往哪兒擱?

因此,在他們看來,所謂的“談判”一旦不順利,那可是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

畢竟幾天前的大將軍,不就是被聖君給解決掉了嗎?雖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也不記得那一段他們幹了什麼,但他們對於墨非白的印象就是殺伐果斷。

雖然外面的是叛臣的收下,可是軍隊畢竟有這麼多人,若是直接一下子全部解決掉多少會讓帝國人心浮動甚至情況會變的更加糟糕,搞不好就直接集體叛亂了。

這些大能可是從來不把人命當成是一回事兒的,屠城滅國什麼的更是家常便飯,而魔道的大能們更是肆無忌憚,動不動就拿一國的人祭劍什麼的。說白了他們也不想聖君大開殺戒,畢竟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兔死狐悲唇亡齒寒,他們還真的就不得安穩了。

於是,在眾人的眼神鼓勵之下,太僕李英站了出來,主動攬過這個工作。

“陛下,臣願以三寸不爛之舌前去勸說城外軍隊沐浴聖恩,希望陛下給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戴罪立功?嗯,不過確實,既然來圍住了帝京當然是有罪的,讓他們戴罪立功也很正常,只是怎麼總覺得他們把我看成了那種昏君了?

算了算了,有人替我處理這種事情況我也樂得清閒。

想到這裡,墨非白當即應允:“既然如此,那就麻煩李太僕了,若是他們依舊不知悔改我再去吧。”

而聽到墨非白這麼說之後,幾位認為墨非白是大能轉世的大臣也紛紛鬆了一口氣。

呼,只要聖君陛下不去,那麼接下來無論怎麼樣都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果了。

李長樂,即李太僕長舒了一口氣,隨即急匆匆的就要去勸降。

……

卻說帝京城外的軍營裡面,幾位將軍正在商議著今後的動向。

“諸位,大將軍他已經隕了,我悶接下來該怎麼做?是回去還是一條道走到黑?”坐在首位的將軍詢問著下首的幾位將領。

“都已經這樣了,不如將錯就錯,直接打下帝京,畢竟哪怕我們現在投降朝廷也不一定接受,說不定是作繭自縛。”

“是啊,若是成功了那我們可就一輩子的榮華富貴根本不愁了。”

奇怪的是,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李明道會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死去,更沒有想過如果失敗了他們會有什麼下場。

在慾望的刺激下,他們彷彿都失去了理智和判斷能力。

“將軍,外面有朝廷的使者求見。”一個傳令兵站在帳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