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劉佩還是接受了白瑾瑜開出的三個條件。

當然他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又過了將近一個時辰,數萬精銳漢軍才陸續甦醒,白瑾瑜的威壓對他們的身體並沒有造成太多的傷害,但在心靈上卻留下了永遠的傷疤。

至少如果再要進攻坎國,這些士卒是沒有勇氣擔當先鋒了。

漢軍退去了,退的很匆忙,留下了遍地還未清醒的戰馬、兵器和雜亂的營帳,就連劉佩王帳中的龍椅都沒來得及搬走。

但留下的卻不止是漢軍,還有坎國數萬邊軍、死於戰亂的百姓、被焚化的中光城,入眼之處滿目瘡痍。

李林楓在漆黑的廢墟中翻找著,終於在燒黑的龍椅邊摸到了一個硬物,取出竟是一把長劍。

“此劍乃是你爺爺的佩劍,後傳到了你父皇手中,如今這把劍是你的了。”李林楓對這把幾乎象徵著坎國國君地位的寶劍並沒有絲毫留戀,用自己肩上殘破的披風擦拭劍身後鄭重的遞交給了身邊的李玄筱。

兩人遇到白瑾瑜後自然性命無憂,特別是白瑾瑜身邊還有一個元療仙宮專修治療靈力的徐婉。

只是再想救援李若俊終究是遲到一步,當眾人趕到中光城之時,李若俊已經葬身火海,龍椅旁只剩下這柄象徵著李坎的佩劍。

“此劍從前之名不提也罷,從今天起它是你的了,名字便由你定吧。”

身為皇家女的李玄筱身上比沒有太多大家閨秀的秀氣,李若俊唯一的後代,從小接觸的也都是治國之策、社稷之能。

在得知父皇逝世後李玄筱躲著李林楓大哭了一場,但當她再出現在人前的時候,臉上已經沒有了剛才的柔弱,只剩下嬰兒肥小臉上的堅毅。

李文志二十歲繼位,將坎國國土擴充數倍。

李若俊八歲繼位,消除了坎國內部矛盾,穩固周邊各國,將坎國帶到了北方霸主的地位。

如今李玄筱五歲繼位,坎國也將走向新的未來。

接過大伯手中的佩劍,李玄筱彷彿感覺到了父親的溫度。

這柄長劍李玄筱並不陌生,還在父皇手中時,這柄劍通體雪白如玉,但如今的長劍不知是經歷了烈火洗禮還是其他原因,劍身上多了許多赤紅色的紋路,看起來少了幾分文雅,多了幾分殺戮。

“我會記住今日坎國受到的恥辱。”李玄筱看著中光城滿目的瘡痍和那座被燒焦的龍椅:“他日我定要讓劉家百倍奉還。”

李林楓感受著侄女身上散發出的殺意,一時間不止對坎國來說是福是禍。

隨著漢軍撤離,中光城中的坎軍和百姓都向行宮匯聚而來,不過一會兒樓閣下便匯聚了十餘萬軍士、百姓。

李若俊身亡的訊息不知何時已經散播出去,匯聚而來的人們全都默不作聲的跪倒在地送別這位鞠躬盡瘁的國君,同時也帶著幾分。

儘管李若俊最後的計謀是以中光城中十餘萬百姓和自己作為誘餌,拖著漢軍陪葬。

但最終焚城之火被白瑾瑜驅散,知情之人也大多喪生火海,倖存下來的百姓和士卒只當這把火是漢軍所放。

這時,李玄筱舉著長劍一字一句道:“從今往後,此劍名焚寂。”

……

李玄筱是李若俊唯一的後人,其繼承權自然無人能及。

再加上李林楓全力支援,以及白蛇仙子的預設,李玄筱繼位登基無驚無險。

五歲的李玄筱身著龍袍坐於龍椅,身旁站著被封為攝政王的李林楓,背後是象徵白蛇仙子的玉雕,殿下百官叩拜,萬民敬仰,祭祀宣讀祭天文獻,簡單卻又繁瑣的禮儀。

只是這次登基與往任不同的是,登基的主殿中坐著一位大漢國的使者。

這位使者自然不是來觀禮的,而是帶劉佩的冊封文書而來。

文書中,大漢皇帝劉佩將李玄筱收為義女,賜號“太玄公主”,並特許“太玄”無需進宮叩拜,也無需常住大漢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