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七年(第1/4頁)
章節報錯
“各擅其長,各司其職,分工合作……”
流水線的原理並不複雜,無非就是一個人只專注於一個階段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熟練度。
本草堂中,三十多名煉丹師滿臉驚訝,不少人眼中精光詐現。
能進入青雲劍宗的肯定沒有愚笨之人,白瑾瑜還沒說完便有不少人想通了其中的關鍵。
這麼多年沒有流水線的概念,不過是思維的方式不同,一旦扭轉過來可謂是豁然開朗。
白瑾瑜只是大致介紹了一下分段式工作,不少人便如醍醐灌頂思緒爆發。
但也有人提出了反駁:“專精一職確實能夠提升效率,但永遠拘束與一件事我等又如何提高自身的煉丹術技巧?”
白瑾瑜笑了笑沒有反駁,反而順著提問者的話道:“確實會有這個問題,不但如此,長期持續一個工作會讓人逐漸陷入心裡疲憊和麻木。
所以要看本草堂建立的初衷到底是什麼。
如果是為了讓一部分人專職走煉丹之道,那流水線之法確實無用,但如果只是為了彌補宗門丹藥的不足,那創新與技術提升只需要交給少部分鑽研人員便可,剩下的人只需量產配合。”
很簡單,要想在煉丹術這條路上走得更遠那確實不適用於流水線,但如果只是興趣或者宗門使命,那產量才是關鍵。
一眾弟子和長老還沉浸在白瑾瑜的展顏一笑中。
方天華這時拍了拍手上前幾步,道:“暫且不討論這件事,流水線只是一種理論,到底能不能用在煉丹術甚至更多地方還要看實際操作。”
說完,方天華當場點了五個人。
其中有擅長御火術者,有擅長配藥者也有擅長提煉者。
五人聚在一起討論了與一番便基本定下了自己等會要負責的事情。
很快幾人便敲定下來自己所負責的工作。
無人有些手忙腳亂的開爐、煉丹。
因為沒有真正的流水線的緣故,所以五人在白瑾瑜的指揮下,以五個丹爐為工作線,人動爐不動。
第一名弟子上前配好比例的藥材,然後便放在一邊走向第二個丹爐。
等在一旁的第二、第三名弟子上前提煉和御火。
第四名弟子融合,第五名弟子成丹。
直到半個時辰。
“開爐!”
方天華立刻上前檢視。
煉丹爐開啟,一陣丹香四溢過後,方天華小心翼翼從丹爐中取出一爐十顆回氣丹。
當即仰頭吞下一粒閉眼感受藥力。
“築基期下三品回氣丹,成了!”
眾人紛紛興奮起來。
成丹品質雖差,但至少證明了合作之法確實可行,即便無法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大降低煉丹師的入門難度。
以前一名煉丹師需要掌握整套煉丹技巧,可現在只需要掌握其中一步便能夠與別人合作完成煉丹。
唯有幾名長老還在繼續關注“流水線”工作的五人,紛紛皺起了眉頭。
原因很簡單,剛才五人共煉一爐丹藥的時間尚不及一人煉製時間。
但長老們看向白瑾瑜時,卻發現後者面露笑容,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也就沉下心來繼續觀察。
場上的無名煉丹師一開始很不習慣這種固定的工作,特別是負責提煉的第二人。
負責配比藥材的第一位弟子所配的藥材比例與他的有細微出入,這讓他提煉的時候很不習慣。
但隨著第一爐丹藥出爐且被證明有效,幾位弟子心中不禁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