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魃與龍(第1/3頁)
章節報錯
綦河碼頭人聲鼎沸,往來船隻絡繹不絕,不時能聽到商販與船老大高聲爭執。
新上任的地方官員努力維持著現場秩序。
這裡是距離坎國國都北郡最近的內河碼頭,到北郡做生意的幾乎都要從這裡上下船。
某時,從街頭走來兩位俊俏書生。
走在前方的書生摸了摸自己新蓄起來的八字鬍,興致勃勃的看著碼頭的景象:“溫書,你覺得眼前的景象若何?”
許溫書苦笑一聲,這微服私訪一路行來他都已經快要記不住自己被問了多少次這個問題。
在腦中搜尋了一番沒有說過的讚美之詞,這才道:“欣欣向榮。”
李文志哈哈笑道:“欣欣向榮,說得好!你可敢相信五年前此地只是一個小漁村,奇荒三年甚至可見河床?”
許溫書再次苦笑沒有接話,目光看向碼頭和城市,變化確實挺大的。
距離李文志繼位已經過去五年,這也是坎國最艱難的五年。
天下大旱,百廢待興。
中央官員幾乎被墨甲邊軍屠戮一空,地方官差為求活命早已不知所蹤。
李文志登基時,算上墨甲邊軍的校尉和趕鴨子上架的新朝廷官員,殿中所跪祝賀之人不過百,連最基本的維持朝綱都做不到。
坎國之民更是飽受災情侵擾,十室九空,易子而食。
不過,官僚系統全部更換,同時也解決了貪汙、腐朽和老化問題,再度過一開始的迷茫期後,中央朝廷幾乎立刻進入滿負荷執行。
整個朝堂能者居上,不問出處的執政宗旨,為坎國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了一大批年輕且有能力的官員。
新君李文志更是一整年寸步不離議事殿,每有地方奏摺必定親自審閱、商定對策。
國君的敬業,年輕的大臣們都看在眼裡,無不感嘆天不亡我坎國。
以此為契機,坎國整個官僚系統煥然一新,中央政策執行速度前所未有。
但坎國畢竟已經荒廢久已,以人力已經很難救國。
新君登基一個月,國君李文志親臨聖獸殿,與聖獸白蛇徹夜長談。
翌日,國君志持錦囊二十又三發至地方,並配備專職官員監視。
聖獸所賜錦囊裡有糧食無數,一錦囊可解一州之饑荒。
一時間國君與聖獸之名望,在坎國前所未有。
各州、各縣甚至鄉都建起了白蛇廟,並紛紛前往興澤鄉求白蛇像。
後,又賜下新糧種與曲轅犁、風車、石磨製作之法,短短一年坎國的饑荒便被解決。
不但如此,農人們發現,數年之間,坎國的氣候都出奇的平靜規律,只需要按照老祖宗留下來的播種、插秧節氣務農,第二年必定是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