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信者食(第1/2頁)
章節報錯
白蛇廟內,男孩顏陽按昨日白蛇所寫內容大聲宣讀:“信白蛇仙者,食,指引他人信者,飽食!”
沒有什麼比這兩句話吸引力更大的宣傳,大殿內的眾人紛紛跪地,無數白色信力從信徒們體力漂出,沒入房樑上纏繞的白蛇體內。
成了!
信力是白蛇給白色流光取得名字,意為信念之力。
昨日降雨之時白蛇變猜測並不需要它親自到場,信力自身便能找到它。
待信力收割完畢,白蛇敞開芥子袋,無數糧食從裡面傾倒而出。
現場一片火熱,每個從中門走入大殿的鄉親無不拍著自己胸膛保證一定將白蛇仙大人的威名和事蹟傳播出去。
甚至有不少人臉上帶著幾分狂熱。
房樑上的白蛇咧了咧嘴,這算邪.教嗎?
當然算邪.教。
宗教組織不管是在哪個世界都是受國家嚴格控制的勢力,古人愚鈍稍稍引導就會造成大面積的宗教暴動。
只不過現在坎國地方官僚機制已經完全癱瘓,中央朝廷無力管轄,否則早就派兵前來剿滅了。
你沒看見人群中讚美白蛇仙吼聲最大的幾個人就是以前興隆鄉的官差。
……
劉莽,一個粗獷的漢子,以前是興隆鄉的官差,旱災的第一年縣老爺帶著小姨子跑了,官差們在師爺帶領下堅持了幾個月,直到最後師爺餓死在了公堂上。
師爺死了,官差們匆匆埋了皮包骨頭的師爺也就散了,回興隆鄉躺屍等死了小半年多。
飢餓的滋味不好受,餓肚子的時間每一分都是煎熬,劉莽吃過樹根,啃過樹皮,也吞過觀音土。
和他一起吃觀音土的夥伴們都死了,只有他靠著頑強的生命力苟活了下來。
不過他每每想起吃完觀音土後蹲茅坑的經歷都會渾身打顫。
所以劉莽現在異常珍惜食物以及願意給他食物的人。
而現在劉莽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白蛇仙的信徒。
抱著中午從白蛇廟求來的糧食,劉莽一路吹著小曲向家走去,腦海裡不斷回憶金童所說的話。
信白蛇仙者,食,指引他人信者,飽食!
很好理解,引導其他人信仰白蛇仙就能吃到飽,但他要去那裡為白蛇仙找信徒去?
興隆鄉境內基本都已經成了白蛇仙的信徒,要想飽食只能從外鄉逃難的人下手。
巡視周圍,或許是老天眷顧,劉莽還真看見了一個陌生人。
身為官差,興隆鄉的鄉民不說全不認識,但也基本都混了個面熟,鄉內鄉外一眼就能看出來。
而現在,劉莽面前就有一個外鄉模樣的人。
劉莽從糧食口袋裡取出一個果子,走到正在林中翻找的婦人面前:“你信仰白蛇仙嗎?”
路邊,乾瘦婦人正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翻找蘑菇,昨晚下了一場大雨,是個找蘑菇的好機會。
兩個孩子現在已經餓得雙眼迷離,只有婦人還在繼續尋找口糧。
其實蘑菇又沒營養又難吃,如果不是快要餓死根本沒人會來採摘。
傳聞,城裡的大戶人家倒是喜歡用油炸蘑菇片,沾辣椒麵吃外焦裡嫩,鮮美多汁,異常爽口,但除了自己身上還剩點油水,她到哪裡去找足夠炸蘑菇片的油去?
窮人家能做的唯一吃法就只有放在火上烤……
雖然蘑菇不好吃,但如今已是最後的晚餐,如果今天她沒采到蘑菇,今晚全家人都得吃觀音米去。
觀音米雖然被叫做米,但和吃食毫無關係,就是一種白色的泥,旱災時和在水裡攪成米粒狀吃下果腹,顧名觀音米。
但這觀音米既沒有營養,也不能消化,吃下肚去過不了幾天就會粘連腸道最後被活活撐死。
在饑荒年撐死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死法,只是死前遭的罪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