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儒家的態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用常規手段想要救回現在的坎國簡直是難之又難,其他不說,單單只是三年大旱所卻的糧食便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補起來的。
即便國師司馬晉現在死了,許溫書也沒有把握能把坎國從如今的泥潭裡拔出來。
“現在能救坎國的唯有白蛇,我不管它是妖還是仙……”
李文志的意思很明確,如果許溫書不能與白蛇相處,一心除妖,那他李文志一定會站在白蛇一邊。
此時他不再是與許溫書同堂讀書的摯友,而是坎國的太子。
李文志眼中閃爍著光,他從沒想過在全國一片哀嚎之中,南方竟然能有一處世外桃源。
白蛇改變天氣的神奇,對萬民的愛戴讓李文志重新看到了國家的希望。
一開始李文志上書設下護國聖獸一職,不過是想為自己陣容中加入一塊籌碼,可現在李文志相信,只要白蛇能夠坐上護國聖獸的位置,坎國必將從旱災的陰影中脫困而出。
“我也讀過聖賢書,也清楚儒家對妖的敵視,但我現在想不通,萬物難道就只有好壞之分?而人就一定是好,妖就一定是懷?讀書人裡就沒有出過十惡不赦的屠夫?就算是那學海書山之上不也是……”
許溫書大急:“李兄!忌言!”
李文志瞬間閉嘴,亭中重新陷入安靜。
“許兄……”
“不必再說了,至少在這段時間我不會去找那蛇妖的麻煩,但我會死死地盯著它,如果它幹做任何壞事,我必斬之。”
許溫書跟著車架也行了兩日,白天白蛇在百姓圍繞之中派發食物的景象見了不下百次。
也正是如此許溫書才一直隱忍沒有動手。
同時,許溫書也在質疑聖賢書上關於妖的內容。
妖,萬物之邪也,見之可誅,替天行道也……
可許溫書下山後見到的第一隻妖竟是一隻救萬民於水火的白蛇妖,這叫許溫書如何擇別?
李文志大喜,行禮道:“謝許兄。”
“不說了,喝茶喝茶。”
亭外,黑暗中。
一對金色豎瞳冷冷的注視著亭內,白蛇一言不發轉身離開。
蛇在夜間視物的能力和出眾的聽力讓白蛇將亭內二人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它此次過來,乃是聽說李文志等的好友乃是一名儒士,因為文天明的存在,白蛇對儒士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正準備來與許溫書交流一番,順便打聽一下學海書山和孔聖,卻沒曾想聽到了如此言論。
這也給白蛇提了個醒。
人心隔肚皮,千萬不能因為愛屋及烏就放下警惕性。
即便是文師在初見白蛇的時候也是千般不願,萬般悲痛,甚至說出:若不是一縷殘魂,就算毀誓也不能將浩然正氣經傳於蛇妖這種話。
一介大儒尚且如此,其他儒士恐怕更甚。
之前白蛇本以為答應文師的三個條件中,將正氣經交到學海書山最簡單,現在看來反而是最難得。
以儒家對妖的厭惡和敵視,別說到學海書山送功法,恐怕連山腳都沒到就被剝皮抽筋做成蛇皮包包了。
送功法這件事還需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