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不周山脈延綿無邊,毒蟲猛獸肆虐,相傳上古時期此間有一部族,名為共工氏,人首蛇身,長髮赤紅,坐騎為兩條巨龍。

這共工氏雖被稱為水神,卻性情暴烈,經常無故發洪水禍害百姓,惹得怨聲載道。

某日水神共工率兵與死敵火神祝融開戰,本以為水能克火,卻不想屢戰屢敗,直至退到海中水宮,卻不想火神祝融架起兩條火龍直逼水宮,所至之處海水翻騰紛紛避退。

無奈共工只好硬著頭皮應戰,最終祝融大獲全勝,共工手下大將一死一逃。

共工氏心力交瘁無心再戰,狼狽逃竄來到了不周山,剛坐下準備休息,回頭一看追兵卻已追到。

共工又羞又怒,卻又自知不敵,羞愧之下一頭撞向不周山,轟隆一聲巨響,不周山竟然被共工撞塌了。

不周山乃是一根撐天的柱子,柱子一塌,半邊天空都塌陷下來,露出天外的混沌,頓時日月顛倒,天水倒灌災難降臨,人間死傷無數。

這才有了後來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故事。

而那倒塌的撐天巨柱就變成了如今的不周山脈。

……

某日,從未有人踏足過的老林中迎來了無數年來第一個踏入此間的人類,一個採藥人。

年輕的採藥人腰間掛著六疾館發放用於預防蛇鼠蟲蟻的藥囊,手持柴刀一步一步艱難前行。

到不周山脈腹地採藥並不是年輕的採藥人找死,實則是無路可走方才出此下策。

大漢盛世兩百年,歷代君王死社稷,勵精圖治,人民安康樂業。

但天下哪有永遠昌盛的王朝,百年帝國最終還是迎來了衰退期。

中央朝廷貪腐嚴重,宦官當道民不聊生,北方臣服的遊牧族屢屢叩邊,邊軍連連敗退,南方數州產量之地滴雨未下,糧食顆粒無收。

旱魃為虐、焦金流石,草木枯黃,稻田開裂,河道乾枯可見魚骨。

災民易子而食,耕牛跪地農人悲慼,遍地枯骨,家家掛喪。

大旱過後便是大災,蝗災遍地、瘟疫四起。

原本百姓還能啃樹皮,吃草根艱難度日,蝗災過後連草根和樹皮都被吃了乾乾淨淨。

城中的百姓尚有官府和世家、豪族救濟,實在不行賣地、賣籍、賣子、賣女還能圖一時果腹。

但城外的百姓就只能靠自己。

即便正道門派全力施救,但對整個大漢乃至天下來說修士的數量實在太少,上千正道修士落入整個大漢國就如同杯水車薪,甚至沒能濺起一點浪花。

災區能動的人在口袋裡踹一捧家鄉的黃土離開了,留下的都是動不了或不能動等死的。

而採藥人就是不能動的人其中之一,他的婆娘懷孕了。

逃難的路不好走,帶個懷孕女人上路就是找死。

走投無路之下,採藥人只能告別了婆娘,揹著揹簍到往日門口羅雀的六疾館報道,尋一門生路。

六疾館乃是大漢處理傳染病和瘟疫的部門,哪裡有疫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往日六疾館是最不受待見的朝廷部門,但現在卻是災區最後的希望。

六疾館的活路很好尋,那就是採藥。

卻不是尋常的藥材,而是長在密林深處對疫病有治療效果的藥材。

災區金錢無用,一株藥材能救一條命,能換一石糧食,也就是現在的二十斤。

不多,但不管是官府還是難民對這此都沒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