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才應該是新生活跟舊生活的關係吧,兩者有明顯的界限,但又互相摻雜。”

這番話讓楊冬陷入了沉思。

姜宇繼續道:“就像我做的涼皮,皮子和麵筋是機器人蒸出來的,黃瓜和胡蘿蔔的味道比四個世紀鮮美多了,唯一不變的可能就是蒜的味道。

“還有現在的麻醬也比我上學的時候更好吃,醋、味極鮮等等的味道都有明顯的改進。

“這是新時代帶給我們的變化,涼皮還是那個涼皮,但是在四個世紀之前,沒有能跟我一邊聊天,一邊製作皮子的智慧機器人。

“也沒有大腿粗細的黃瓜和胡蘿蔔,以及這麼精緻的調味品,難麼它還是原先那個涼皮麼?

“就像對公元世紀的我們來說,那時候的飯菜跟明朝時候的飯菜能一樣麼?

“所謂的祖傳工藝,經歷了四百年的時間,也不會一成不變!

“如果我們現代的事物真的跟四百年前完全不一樣,那隻能說明,這當中發生過鉅變,讓飲食文化產生了斷層。

“就像星艦地球,據說他們現在都已經在考慮,是不是要以注射的方式效率更快地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

楊冬長嘆了一口氣:“你現在越來越像是個哲學家了。”

姜宇喝了口飲料苦笑道:“拜你所賜。”

兩口子一般都會互相影響,楊冬縝密的邏輯思維對姜宇的影響也很大。

以至於姜宇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家庭間地談話,很容易上升到哲學高度。

楊冬笑了笑:“你說得沒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就算現代人不看紙質的書了,但他們也看電子版書籍。

“我認為知識因為紙質書籍的消失而變得不立體,可能是我過於敏感了,只要文明還向前發展,知識的載體就不會消失。”

她頓了頓又道:“不過我還是會把紙質書籍給學生們看,就當是讓他們對我的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那種感覺應該是:導師的那些知識來自於‘古代’,跟現在的觸感完全不同。”

姜宇“嗯”了一聲:“這倒是一個好主意。”

他也跟著笑了笑道:“果然是搞科研的,腦子轉的就是快,這麼快就轉過這個彎兒來了。”

楊冬起身道:“是你說服了我。”

姜宇看著妻子的屁股道:“我倒更希望是睡服了你。”

已經走到客廳的楊冬一愣,回頭問:“我們說的不是一個詞?”

“沒有。”姜宇心虛得笑了笑,轉移話題道:“記得下週末空出時間來給女兒過生日,我們一家去樂園島旅遊。”

“知道了。”楊冬拿起書邊往外走便道:“都說了好幾遍了。”

姜宇聳了聳肩,就算是說好幾遍,到臨近的時候,楊大組長也總是會抽不出空來。

休息了一會兒,姜宇正考慮是看會兒書,還是玩一會兒遊戲。

智慧秘書的身影出現在了姜宇面前:“剛剛科學院送來了關於二維碎片的最新研究報告,您是否需要現在看?”

姜宇長處了口氣,現在不用做選擇了:“現在看,一會兒我就去辦公室。”

他從來不會再家裡處理公務,因為他覺得家裡沒有嚴謹踏實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