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敵軍的一輪攻擊,消滅三十多艘軍艦,這大家都能接受。

可會一下子沒了五百多艘戰艦,已經超出了大家的承受範圍。

當年那種面對“水滴”時的無力感,再次充斥在士兵們的心頭。

直到吳興海接過指揮權:“來不及緬懷逝去的人,我們的戰爭還在繼續!

“按照《軍事指揮權順延條例》,我作為第二軍團司令官,就任臨時全軍總司令!

“我死了還有第四軍團的司令官曹陽,曹陽死了還有第7軍軍長庫伯·溫斯頓!

“前進!繼續前進!

“為了人類,為了太陽系,請獻出你們的生命!”

在吳興海撕心裂肺的大喊中,士氣得到了恢復。

吳興海的參謀們最先開始忙碌起來,此時雙方的所有戰力,都已經暴露在對方面前。

太陽系國的怪獸大炮的攻擊,敵軍也無法阻擋。

而敵軍讓戰艦大範圍陷入癱瘓的武器,以及一次可以毀掉五百多艘戰艦的未知武器,是第二和第四軍團的噩夢。

不過作戰參謀很快就意識到,敵軍威力巨大的武器,跟怪獸大炮一樣不能連續發射。

不然在戰鬥初期連續來這麼幾下,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就算是現在戰艦與戰艦的之間的距離拉到了三個木星那麼大,連續來這麼幾下,第二和第四軍團也沒有戰鬥力可言了。

這次出擊一共配備了七門怪獸大炮,還有幾十艘戰艦專門為它們儲備反物質。

這就是艦隊中那三百多艘“其它型別戰艦”。

之後吳興海利用普通戰艦吸引敵人火力,擾亂敵人的陣型,靈活地利用剩下的怪獸大炮,開始還擊。

事實證明,敵軍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蓄力時間,要比怪獸大炮長很多。

三體星的先遣小隊,只好透過“走位”來躲避炮擊。

戰事一時之間變得非常焦灼,雙方各有損傷。

……

此時的姜宇剛剛離開了土星軌道,正以15%光速的速度奔向柯伊伯帶。

他手裡有一份科學院的分析報告,根據研究敵人武器的小組的分析,敵人大範圍使戰艦陷入癱瘓的武器,很可能是人為製造的量子風暴。

證據是在柯伊伯帶的科研裝置,觀測到了來自戰場方向的量子異常。

研究人員建議,用量子波嘗試阻擋。

至於敵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專家們猜測是一種暗物質武器。

敵人引爆了一定範圍內的暗物質,巨大的威力在巨大範圍裡毀滅了五百多艘戰艦!

同時爆炸引起了空間上的震動,所以人們感受到的震動,是宇宙在顫動!

一直到距戰場八百個天文單位左右,這個顫動依舊存在,預計在三個光年以外才能減輕到無法探測的水平。

這是人類第一次遇到有“光年反應”的武器。

這份報告科學院先發給了在前線的吳興海,然後才發給了姜宇和雷迪亞茲等要害部門。

姜宇看過報告,久久不語,人類跟三體星人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特別是在暗物質方面,楊冬的幾個引爆模型都沒有成功,說明人類對暗物質方面的研究還有明顯的劣勢。

也怨不得楊冬他們,因為這些研究的起步都太晚了!

一直到現在,可能都還沒有補上危機紀元兩百多年的該有的科學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