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亞茲出院後,姜宇有時間就帶他在朱庇特市轉轉,沒時間就安排人帶雷迪亞茲到處轉轉,這有助於他適應現代生活。

當雷迪亞茲出院一個月左右後,姜宇終於帶他去了“盲區1號”,跟兩個人同時去的,還有一名叫何善琦的物理學教授。

姜宇讓工作人員多準備了一把椅子,三個人穿著防護服在“盲區1號”的狹小空間裡對面而坐。

姜宇開門見山地問他們兩個人道:“一個星期前,我派人送去的那兩份資料,你們都看過了麼?”

那是一份戰略部整理出來的人類科學、社會、武裝力量現狀的報告,以及對三體星人科技、政治等方面地描述和猜測。

雷迪亞茲一臉享受地倚在椅背上:“看過了,我們依舊處在劣勢。”

他享受的是沒有智子監控的感覺。

看上去中年人模樣的何善琦習慣性地要捏一捏下巴,結果手碰到了面罩上才想起來自己正穿著防護服。

他道:“以前,我只知道我們跟三體星人之間有差距,看了資料我才明白這個差距具體有多大。

“特別是資料裡對三體星人飛船地猜測,讓我如墜冰窟。

“一直以來我們就有一個先見為主的概念:三體星人的飛船比核動機的速度要慢,所以大部分學者都認為,三體星人的星際飛船技術,應該不會比我們高多少,甚至還不如我們!

“唯一比我們強的,可能是‘水滴’、智子這類對微觀科技的應用。

“但是我們忘記了一個事實,三體星人兩百多年前就有星際遠航的能力了。

“我們知道的一切技術,都是他們兩百年前就取得的成就,包括智子和‘水滴’!

“兩百年來他們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我們根本不知道!

“另外,透過觀察‘水滴’的動力系統,我認為資料上的猜測應該是對的:三體星人的飛船所用的動力裝置不是核動機!

“在資料中的那些證據我就不說了,我只說我個人的想法:

“1、我們把對核聚變的應用,看作是掌握宇宙規則,甚至是人類戰勝宇宙的體現。但這應該依舊是一種效率極低的,獲取能量的方式。

“2、發動機一直是人類科技水平。對科學理論掌握程度的最直觀表現,從‘水滴’的動力系統上來看,我們跟三體星人的發動機不在一個等級上。這個差別可能是代差,就像核動機和內燃機之間的區別。

“3、不排除三體星人的科技體系在發展過程中,扭曲或者歪斜了的現象。但他們歪,也歪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

“4、就算是三體星人兩百年前用的是核動機,那麼經過了兩百年的發展,他們在核動機上的應用,也比我們領先許多。”

聽到何善琦像是工作報告一樣的講話,雷迪亞茲也正了正身子認真起來。

姜宇微笑道:“何教授的看法,正是我所焦慮的。”

他頓了頓又道:“既然我們在坐的三個人,都明白我們跟三體星人的差距,那麼我就直說了。

“現在我們知道的外星文明一共有兩個,一個是三體文明,一個是毀掉了……嗯,那個叫什麼星系?就是羅老師的‘詛咒’毀掉的星系。

“我們先把毀掉那顆恆星的文明,稱作是二號文明。

“二號文明的科技水平顯然要遠遠高於三體文明,這樣的文明在宇宙中一定是複數存在的。

“為了給人類留一條後路,也為了人類創造一個未來,我要請你們完成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雷迪亞茲和何善琦都盯著姜宇。

只聽姜宇接著道:“光速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