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光到了不行,還得減速!

所以一般而言,從地球到木星的航程,先是加速半個月,當達到光速1%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滑翔,進入主小行星帶的時候,就要開始減速了。

減速過程比加速過程還要漫長。

所以姜宇才說這只是連發弩而已,整個航行過程就跟當年的“阿波羅”‘火星計劃’等等如出一轍。

唯一不同的,只不過核動機不需要那麼大的燃料消耗,這讓太空航行變得普遍起來,可是卻還是很耗時間。

而且太陽系一直在移動,各行星也在移動,飛船航線並不是直線,而是半螺旋形的拋物線。

拋物線的距離自然比直線長很多,這也是太空航行耗時的主要原因之一。

遊澤沒有跟來,飛船上連牌局都組不起來了,姜宇便悶在房間裡玩遊戲,或者坐在懸窗旁,看著外面的星幕發呆。

當航程到了中段的時候,姜宇發現自己被一個科普圖片騙了。

在許多科普圖片上,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似乎是很密集的,可是從懸窗往外看出去,啥也沒有。

姜宇跟駕駛員閒聊的時候得知,飛船的頭部有防止隕石撞擊的鋼板,如果發生了撞擊的話,整個飛船上都感受的到。

可是到現在為止,隕石撞擊一次也未發生過。

駕駛員說,他開了這麼些年飛船,就遇到了一次隕石撞擊,另外還遇到過一次小行星。

不過小行星只在雷達上可以見到,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一般離小行星很遠,電腦就會自動修改航道,這些小行星就像是當年在大洋遊弋的,可以毀掉巨輪的冰山,常規飛船是撞不過小行星的,有鋼板也不行。

駕駛員的經歷,倒是可以證明主小行星帶天體的稀疏。

這輪旅程,姜宇首次切身感受到了太空的空曠,別看這片區域有那麼多小行星和矮行星,可是一趟航程下來,遇到它們的機率非常之小。

正在姜宇坐在懸窗前大發感慨的時候,他腦海中出現了一行字:檢測到宿主進入主小行星帶,面壁者商店自動升級!

姜宇一愣,什麼升級?

他趕緊用意識進入了面壁者商店,發現在灰色的貨架上,出現了三件新的商品。

第一件商品是一個灰色的小火球,好像還有灰色的微弱火苗在燃燒。

解鎖這件商品,需要一千萬欺詐值,而現在姜宇在冬眠當中積累了將近兩億的欺詐值。

前幾天還覺得這麼多欺詐值也沒地方用有些可惜呢,現在好了,果斷解鎖了該商品。

灰色的火球立即變成了紅色,在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巴納德星概況。

姜宇一愣,趕緊用電腦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巴納德星是一顆恆星,距離地球大概5.8萬光年,是除了三體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了。

姜宇興奮得只覺背後的汗毛都立了起來:“真是想什麼來什麼!”

購買“巴納德星概況”需要一千萬欺詐值,姜宇想都沒想就購買了。

於是在姜宇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暗紅色的紅點,一旁還有文字介紹:這是一顆古老的恆星,年齡大概有103億年。在長達百億年的燃燒中,它耗盡了自身大部分能量,如今只是一顆質量不大的紅矮星。

接著這顆紅點迅速被放大,姜宇在巴納德星周圍,看到了三顆大小不一的類地行星,以及兩顆巨氣行星,和一個小行星帶。

每個行星旁邊,都有文字介紹,雖然只是簡單說了一下各行星的情況,但是對姜宇來說,也是非常珍貴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