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擦肩而過的文明(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是說人們不想往這方面用心,而是距離地球太遠,用光學望遠鏡根本看不清楚這些行星系裡的具體情況。
比如人類對巴納德星的瞭解,就僅限於知道它是一顆紅矮星。
既然確定了“面壁者商店”的情報這麼重要,姜宇當機立斷,購買了Luhman16星的概況。
這回“面壁者商店”沒有體現它的奸商本質,第三個行星系的概況,依舊需要兩千萬欺詐值。
姜宇一口氣購買了沃夫359和拉蘭德21185兩個行星系的情報。
緊接著之後天狼星的概況,需要四千萬欺詐值,姜宇微微一猶豫,還是把最後的四千萬欺詐值花了出去。
現在他手裡已經有了五個行星系的詳細情報,姜宇在認真閱讀後,開始做總結。
用“商店”把周邊行星系的情報都買下來不太現實,也來不及再去弄那麼多欺詐值了。
於是姜宇才想到,用得到的這五個行星系的情報,總結一下其它行星系的大體情況。
這類的總結可謂“前無古人”,因為除了三體星系,人類並不知道其它星系的詳細情報。
而三體星系的情況又比較極端,不具代表性,所以到現在為止,人類對其它星系的情況瞭解得並不多。
雖然不敢說太陽系三十萬光年之內的行星系都能符合,用這五個星系的情報總結出來的概況,但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經過總結姜宇發現,任何一個行星系,都不缺核動機的燃料,以及工業所需的金屬礦藏。
&nan16,兩個主星本身就是比木星大,但還沒有達到恆星水準的褐矮星。
這兩個主星就是天然的核動機燃料,跟木星相比的區別是,兩個主星的引力比木星大很多,而且由於是兩個主星,引力場比單獨木星要紊亂一些。
單槍匹馬的恆星飛船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很難從褐矮星中獲取燃料。
但是還有一個類地行星,圍著其中一顆褐矮星公轉,有兩個類地行星,圍著兩顆褐矮星公轉。
雙星系統也算是比較穩定,不會出現三體星系那樣的亂紀元情況。
在這三顆類地行星上,以及它們周邊有許多冰,將這些冰採集,融化成為水,再從水裡提取氫,近一步提取氘,燃料就有了。
雖說步驟複雜了一些,尋找冰的過程也要麻煩一些,但從這些冰裡可以取得核動機的燃料。
理論上來說,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去任何行星系都能建造新的殖民地,或者以這些行星系為跳板,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另外,這五個星系當中有兩個曾經存在過文明,其餘三個並沒有形成文明的條件,最多就是有一些多細胞生物。
按照這個比例來說,星系中發生文明的機率還是挺高的。
而且幾乎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曾經比較適合生物進化的行星系,基本上都會進化出智慧生物。
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的星系,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文明。
時間讓各星系的文明擦肩而過,不管那兩個文明是滅亡了,還是遠走高飛了,如今的太陽系周邊,除了三體星系外,要麼是一片廢墟,要麼是一片處女地。
姜宇又用從“商店”裡買來的情報,跟三號發來的資料做了對比。
如今天文學家們對周邊行星系的瞭解,基本上只限於行星系的恆星情況,只有陰差陽錯之間才能得到一兩顆行星的情報。
至於恆星的情況,除了距離有少許偏差,天文學家手裡的這些資料還是比較可信的,起碼可以作為飛船的航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