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外敵已經“不堪一擊”,人類便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內鬥上。

直到三十年前,現任的執政官上臺,經過一系列的權力鬥爭,徹底廢除了太陽系國必須執行面壁計劃的相關法案。

這標誌著姜宇的力量,徹底在太陽系國邊緣化,新的力量體系開始掌權。

在短短的三十年內,太陽系國的力量漸漸變得多元化。

現在的太陽系國,主要有三股力量,最強勢的是以現任執政官顧澄為代表的‘新派’。

“新派”的形成跟姜宇冬眠之前推行的改革,有莫大的關係。

大部分新殖民地的政治力量,都是沒有家族背景的新貴,他們自然會抱團取暖。

後來白瀟等人的後裔開始從政後,他們“人類英雄後代”的榮譽稱號,迅速讓他們團結起了這些新貴的力量。

現任的執政官顧澄,就是當年那位為了避免PDC的迫害,逃到深山的顧凱的兒子。

顧凱和白天悅等這些英雄的後代,在姜宇冬眠半個世紀後,先後從冬眠中醒來。

在接受了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的治療後,他們的年紀在太陽系國只算是中年人。

無牽無掛的他們,大多數都組建了新的家庭,後半生過得都比較美滿。

他們的後代開始從政後,跟“新派”一拍即合,解決了“新派”底蘊不足的問題,並迅速成為了“新派”的主要領導。

與他們相對的,是貝克、伯頓、畢爾等人的後裔,他們被稱為“舊派”。

這部分人的力量雖然被王文陽到陶景行的執政時代,做過大範圍的削弱,不過他們的力量一直存在。

畢竟就算是有了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他們也能迅速發揮家族力量的優勢,儘快讓自己家庭的成員適應新的考核制度。

他們的勢力根深蒂固,但因為“舊派”自己有內部鬥爭,所以力量才稍遜於“新派”。

“舊派”當中貝克的後代,代表著商人的利益,伯頓代表著太陽國首批政治家後代的利益,畢爾的後代則代表著科技力量的利益。

這讓“舊派”的力量根本無法集中,有時候顧澄略施小計,就能讓他們自己互相牽制起來。

這兩個派別,是如今太陽國的主流勢力,其中“新派”只是不支援太陽系國繼續為面壁計劃服務。

而“舊派”中貝克的後裔,則是鮮明地反對面壁計劃,以及面壁者的力量。

因為在權力相對集中的體制內,商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撼動政府的力量,對他們來說這不利於他們的發展。

其它力量則像顧澄那樣,不支援也不反對,畢竟姜宇在課本上是太陽系國的指路人,只要沒有切實的利益衝突,大家也都不願意撕破臉皮。

太陽系國的第三方勢力,是以陶景行的後代和三號為主,明確地表示支援面壁計劃,但因為普通居民現在已經懈怠,所以這一派沒有群眾力量的支援,是最弱的勢力。

三號最後道:“因為您甦醒的時間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新派’和‘舊派’聯合起來,提前召開了今年的聯邦高層會議。

“我估計是想趁著您的力量虛弱,徹底架空您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