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失控,社會直接以暴力為美,很可能殺個人都不當回事,就像一些國家頻頻發生的槍擊案,那明顯是漠視生命的表現。

“所以利用環境改變審美的方法,似乎不太可行,但可以做輔助手段來使用。”

從事媒體工作的組長趙昀也道:“媒體其實在塑造價值觀方面起不到關鍵作用。

“其實媒體跟群眾的意志是相輔相成的,比如之前國內盛行的“美男文化”,其實是群眾的一種需要。

“即便媒體不從國外引進,群眾也會自發地去尋找國外的文化產品。

“另外媒體的宣傳是一個工具,往哪方面用其實‘工具’自己沒有多大的發言權,宣傳方向是需要政府大力支援的。”

姜宇琢磨了一下:“到時候我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援的前提下,媒體可以發揮足夠的作用麼?”

魯清風答道:“這個也要看人民的需求,以及找好突破點。

“如果沒有需求媒體玩了命的宣傳,效果也肯定很一般。

“如果突破點沒有找好,會事倍功半,問題是我們現在根本無法得知一兩個世紀後,突破點會在什麼地方。”

姜宇接著問:“也就是說很難有一個切實的方案?”

大家都面露難色。

“不要著急,”姜宇微笑著寬慰大家:“大家可以繼續討論談論。

“我認為現在的思考並不是無用功,最近一兩個世紀,人性都不可能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社會底層邏輯地變化也不會太大!”

接著他嚴肅道:“現在我宣佈,正式成立審美引導小組,探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你們需要什麼人力、物力盡管提!”

這個小型會議結束後,姜宇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梳理了一下思緒。

引導大眾的審美,比他想象中要困難。

本來他還期盼著媒體能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可是正如趙昀所說,媒體只是一個工具。

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後盾,才能發揮媒體的作用。

如果媒體所宣傳的價值觀背離了整個時代,也沒有人願意聽這個媒體的聲音。

更何況姜宇很清楚,隨著面壁計劃的實行,面壁者的許可權會越來越小。

在未來姜宇根本沒辦法控制所有的媒體,媒體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還真不好說。

姜宇深吸了一口氣,小聲道:“還是沒有抓住問題的牛鼻子!這裡面一定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因果關係!”

接著姜宇搖了搖頭,把這些交給剛成立的小組吧,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個方面。

姜宇讓狄風懿再為自己找一個形象設計師,並問了一下自己最近兩天的安排。

明天要會見希望參加“綠茵計劃”的專家們,今天下午可以放鬆放鬆。

姜宇拿了本社會學方面的雜誌,躺在沙發上舒舒服服地看了起來,偷得浮生半日閒。

看著看著,雜誌裡有篇文章吸引了姜宇的注意力。

文章的作者叫古亮,是國內知名的社會學家,他在文章裡表示,PDC的計劃應當量力而行,不然很容易超出人類社會的承受極限,引發全球性的社會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