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心中不由自主得有些失落,命運對這個星球和文明的確太苛刻了。

正想到這裡,姜宇看到地面有好像有小片的燈光。

楊冬解釋道:“那是在永夜面的考古隊,之前你都沒注意到吧,三體星上最活躍的學科和行業就是考古。

“因為接收之前文明留下的遺產,往往比自己開發技術更划算。

“當然,這也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上個文明的技術路線不一定是正確的。

“在這個文明中,我沉住氣讀了很多史料,發現三體星的每個文明都會用大量的精力,想盡辦法保留自己的歷史。

“彷彿在這個朝不保夕的星球上,要有關於自己文明的一筆記載,才能能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

姜宇沉默了幾秒鐘之後才道:“也許這就是三體星人的生存之道。”

說話間外面突然飄起了鵝毛大雪,楊冬看著外面白茫茫的大雪道:“永夜面這邊很寒冷,不適宜人們居住。

“永晝面又很熱,能達到上百度的高溫。

“星球的大氣層把空氣裡的熱量送到了這邊,同時送來的還有大量水蒸氣。

“在永夜面這邊,氣態水凝結成為雪花,然後飄落到地上。”

姜宇笑道:“這麼說來,星球上的水豈不是都會落到永夜面這邊?”

“沒錯,”楊冬微笑道:“據文獻記載,這個恆紀元開始沒幾年,永晝面和‘黎明帶’曾經因為特殊的環境喪失了大量的水。

“一度‘採雪業’超過了考古業,成為了三體星人的支柱行業。

“可是他們從永夜面帶回去的雪,也就夠居民飲水用,對氣候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直到他們在航天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他們開始從太空裡往三體星帶水。

“‘黎明帶’才漸漸恢復了生機。”

這一波三體文明所遭遇的一切,完全超出了姜宇的想象:“從太空帶水?”

楊冬反問姜宇:“你知道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麼?”

姜宇回想了一下:“我記得在什麼雜誌上看到過,是在地球形成之初,從宇宙裡來的。”

“不完全是,”楊冬道:“我們的航天業漸漸發展起來之後,相關領域的學者們發現,地球上很大一部分水,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每天都會有很多直徑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冰進入大氣層,加入到地球的水系當中。

“由於冰塊太小,所以以前一直沒有發現。”

姜宇“哦”了一聲:“三體星周邊,也有很多這樣的冰塊?”

楊冬猜測道:“應該每個星系裡都有,甚至整個宇宙中最多的就是小天體狀態的冰塊。”

接著她又道:“三體星的情況比預期裡更好,雖然有三顆恆星,給人一種很炎熱的感覺。

“但奇怪的是,冰塊卻要比太陽系密集得多,周圍也有很多大面積的冰塊小行星。”

楊冬不解道:“按理說如此密集的小天體,常見於巨氣行星的周圍,比如土星寬達28萬公里的光環。

“為什麼在三體星這樣的固態行星周遭,會存在這麼多小天體?”